-
清初曹洞宗丹霞法系初探
-
作者:仇江 来源:广东佛教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清初 道场 康熙 丹霞山 韶州 岭南 和尚 曹洞宗 初探
-
描述:清初韶州丹霞山别传寺.由曹洞宗第三十四代传人函昰天然和尚的法徒今释澹归在康熙元年开山创寺,天然于康熙五年入院开法,是清初曹洞宗在岭南的重要道场。
-
美地展示——我教《金山寺》
-
作者:郭仲丽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金山 京剧艺术 演员 基本功 人物性格 优秀传统 中国戏曲 念白 观众 塑造人物
-
描述:寺》就足一出脍炙人口、常演不衰的优秀传统剧目。由于它是传统京剧表演中的一出“刀马旦”行的功夫戏,要学好演好这出难
-
苏东坡的尴尬
-
作者:梅玉荣 来源:法制博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东坡 尴尬 禅师 金山寺 佛印 诗
-
描述:苏东坡在江北瓜州任职时,与一江之隔的金山寺主持佛印禅师经常谈禅论道。一日,东坡自觉修持有得,便撰诗一首,派遣书僮过江,送给佛印禅师印证,诗云:“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干。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禅师
-
皖南麻姑山铜钼矿床成因初探
-
作者:卞育才 来源:江苏地质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铜矿 铜矿 钼矿 钼矿 矽长岩 矽长岩 成因 成因 安徽南部。 安徽南部。
-
描述:皖南麻姑山铜钼矿床成因初探
-
圆明园正觉寺天王殿遗址保护初探
-
作者:姚庆 孙连娣 来源:青春岁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圆明园 正觉寺 天王殿基址 保护
-
描述:正觉寺是清代圆明园遗址中唯一一座保存至今的皇家寺院,它布局严整、清晰,真实地再现了清代古建筑群的历史风貌,同时对于研究清代的建筑工艺和手法,起到了实证作用。本文从正觉寺天王殿的保护入手,探究天王殿基址的原有面貌,对于推进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
诗僧趣谈二则
-
作者:覃召文 来源:语文月刊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僧 发展趋势 集团化发展 明末 曹洞宗 中国诗歌史 禅宗 佛教 陈垣 居士
-
描述:明末的诗僧集团中国的诗僧到了明末有了集团化的发展趋势。如陈垣《滇黔佛教考》中所录,仅在滇黔地带,仅仅是破山派就有僧徒百余人,其中便不乏能诗者。除了滇黔之外,各地的诗僧也多是结帮结派的,如岭南以函
-
诗:登金山寺
-
作者:江宝善 来源:江苏保安季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诗:登金山寺
-
天然函昰禅师的悟道因缘及其禅教并重的宗趣观
-
作者:冯焕珍 来源:现代哲学杂志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末清初 函昰 曹洞宗 妙明真心 禅教并重
-
描述:天然函是禅师是明末清初岭南曹洞宗的高僧,在他的弘化下,曹洞宗风大振,僧俗奔凑如云。本文从函昰禅师的悟道因缘及其阐教并重的宗趣观入手,说明他之所以能在明末清初之际摄受数千僧俗,乃是因其具有深彻的悟境
-
台湾日据时代日本曹洞宗布教年表及战後交流资料
-
作者:阚正宗 来源:古今论衡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台湾日据时代日本曹洞宗布教年表及战後交流资料
-
误作萨都刺佚诗的陈孚诗
-
作者:段海蓉 来源:文献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萨都刺 佚诗 《诗渊》 七律 凤凰山 金山寺 诗歌
-
描述:海(今属浙江)人。宋元易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