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韬光佛地记海云
-
作者:仇江 来源:岭南文史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海云寺 历史 明遗民 曹洞宗 兴盛时期 天然和尚 文人
-
描述:位于现今番禺区员岗与陈边村之间有座清幽秀丽的小山,叫雷峰山。山腰本有一座古庙,抗战时被拆平。如今山问木叶萧森,草蔓中偶尔可见残墙废础、断砖碎瓷,一片寂寥中,恍忽林间佛光掩映,折射出古寺历史的幽光。这就是清代名动一时的海云寺的遗址。
-
华盖山 资福社记碑
-
作者:暂无 来源:温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华盖山 资福社记碑
-
登华盖山大观亭记
-
作者:潘彤 来源:少年(上海) 年份:192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登华盖山大观亭记
-
临济、曹洞二宗禅学比较研究
-
作者:殷玉楼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临济宗 曹洞宗 禅 道
-
描述:禅学思想又不尽相同,禅法差异较大,禅风也形成鲜明对照。 本文以比较的方法研究了两家的禅学,分析两家立宗法门与弘法施设,以期品味其迥异之趣。概括而言,临济宗要求学人必须首先建立“真正见解
-
为霖道霈禅师禅学研究
-
作者:马海燕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明末清初 山林佛教 禅宗 曹洞宗 为霖道霈
-
描述:。这七个部分具体内容如下:绪论:主要介绍学界目前关于禅学研究特别是明清禅研究、鼓山禅(永觉元贤等)研究以及为霖道霈禅师研究的概况,通过比照性的回顾来确定本论文研究的出发点以及研究的目标,积极汲取前人
-
《金山寺梦游录》的语言特征研究
-
作者:朴辰夏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金山寺梦游录 语音标记 词汇特征 语法特征
-
描述:、因为在形态特征上由于元音和谐被进一步打破,所以在词尾使用上没有考虑阴性阳性词汇相搭配的规则,因此,在资料中不难看出任意性特点。以上研究成果为研究文学和朝鲜语语言体系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日本驹泽大学与佛教研究
-
作者:杨曾文 来源:世界宗教文化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日本曹洞宗 中国佛教 禅宗史 三教关系 禅宗文献 华严宗 摩诃止观 坛经 文学博士 菩提达摩
-
描述:驹泽大学是日本最大的私立综合大学之一,内设佛教、文学、经济、法学、经营5个学部,附设大学院(研究生院)、8个研究所,另有驹泽短期大学,现有师生3万人以上。驹泽大学是日本禅宗系的曹洞宗所创立的大学。德
-
关于江西曹洞宗保护的研究
-
作者:陈武阳 戴富华 王维燕 来源:文史月刊(学术)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江西 江西 曹洞宗 曹洞宗 保护 保护
-
描述:文化研究,二要加强曹洞宗遗址修缮,三要发展曹洞宗文化旅游。
-
曹洞宗禅诗研究
-
作者:吴言生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曹洞宗 禅诗 正偏 回互理论
-
描述:在禅宗五家中,曹洞宗宗风绵密,其禅诗向来被视为晦涩难解、如天书哑谜。从其哲学的核心正偏回互理论入手,对曹洞宗禅诗文本解码,可发现曹洞宗禅诗由以体用为主的两大意象序列组成,形成了一个绵整严密的象喻体系。曹洞宗由此两组意象序列的回互,启迪参禅者进入禅悟体验,由此形成了曹洞宗禅诗独特的美感特质
-
曹洞宗禅诗研究
-
作者:吴言生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曹洞宗 禅诗 正偏 回互理论
-
描述:在禅宗五家中,曹洞宗宗风绵密,其禅诗向来被视为晦涩难解、如天书哑谜。从其哲学的核心正偏回互理论入手,对曹洞宗禅诗文本解码,可发现曹洞宗禅诗由以体用为主的两大意象序列组成,形成了一个绵整严密的象喻体系。曹洞宗由此两组意象序列的回互,启迪参禅者进入禅悟体验,由此形成了曹洞宗禅诗独特的美感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