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以”应是“何尝”
-
作者:李荣先 来源:咬文嚼字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性格分析 鲁迅 偏激 论点
-
描述:《正说鲁迅》收《鲁迅性格分析三篇》,有一篇谈鲁迅"痛心的偏激",其中举例鲁迅"少看甚至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的论点曾被指不够"公允"。孔先生认为,鲁迅对自己的"偏激"是清楚的:
-
唐人“始有意为小说”的现象还原——从胡应麟的“实录”理念出发
-
作者:刘金仿 李军均 来源:鄂州大学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鲁迅 唐人 小说观 现象还原
-
描述:面去理解 ,才是符合唐人小说观念的实际。
-
《〈为人类〉译者附记》应是鲁迅佚文
-
作者:王世家 来源:鲁迅研究月刊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为人类〉译者附记》 鲁迅 《鲁迅译文集》 《现代》杂志 佚文
-
描述:《〈为人类〉译者附记》应是鲁迅佚文
-
鲁迅的《自题小像》与梁启超的《自励》
-
作者:吴海发 来源:鲁迅研究月刊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鲁迅 言志 诗人 梁启超 王安石 宋朝 范例
-
描述:鲁迅的《自题小像》与梁启超的《自励》
-
“圆规”应是借喻和借代的兼格
-
作者:王明瑞 来源:张家口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圆规" 借喻 借代 兼格 鲁迅 《故乡》
-
描述:“圆规”应是借喻和借代的兼格
-
阳关三叠
-
作者:张晓东 来源:写作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红楼梦 昆曲 京剧 上海昆剧团 白先勇 音乐 越剧 牡丹亭 阳关三叠 鲁迅
-
描述:壹昆曲读高中时看白先勇的小说《金大班的最后一夜》,开首一句道“梁谷音永远不老”。梁谷音怎么会永远不老?然而对于一个十五岁的男孩来说,这究竟不是很有意思,更何况他当时还在拿理查德·克莱得曼的餐厅音乐当宝贝。后来到上海,见识了上海昆剧团的《牡丹亭》。一出《游园》还没有演完,他的心都醉了。
-
《前哨》的刊头颜色应是多种的-关于《前哨》和《前哨》影印本
-
作者:陈友雄 来源: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前哨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影印本 国民党 刊头 颜色 楼适夷 柔石 鲁迅 纪念馆
-
描述:(第二期起改名为《文学导报》)“纪念战死者专号”即纪念柔石等五位作家和另一位左翼戏剧家联盟的盟员宗晖。
-
我国乡土文学理论述评
-
作者:沈涌 来源:韶关大学韶关师专学报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乡土文学观 乡土文学创作 刘绍棠 文学理论 文学作品 创作实践 鲁迅 三十年代 八十年代 社会生活
-
描述:以说古已有之,但乡土文学这一概念的提出,却应该说是“五四”以后的事。在这个
-
周木斋论
-
作者:殷仪 黄乐琴 来源: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鲁迅 中国人民 三十年代 杂文 新文化运动 民族斗争 封建文化 文学 曾巩 林语堂
-
描述:阶级知识分子成长的历程。但是这样一个在现代文学史上产生过影响的进步作家,因夭折过早,加之与鲁迅有过笔墨交锋,而长期湮没无闻,甚至蒙受不公正的评价。现在科学地、全面地分析周木斋的思想发展及其创作道路
-
周作人与《四世同堂》
-
作者:楚庄 来源:民主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作人 五四新文化运动 刘绍棠 卖国求荣 世界文化 文学大师 鲁迅 汉奸 文学革命 汪精卫
-
描述:棠的义愤,是代表了包括我在内的相当一部分中国人的。周作人是个什么人?周作人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是积极份子,参加《新青年》的编撰,参加发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