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周礼尽在鲁”
-
作者:王丽娟 王君 来源:成功(教育)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鲁国
-
描述:周礼尽在鲁是春秋战国一个很重要的现象。鲁国能保存周礼,有很重要而复杂的原因,同时,周礼又对鲁国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本文试对周礼尽在鲁的原因和影响作简要分析。
-
周礼对鲁国兴衰的影响
-
作者:刘美英 来源: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春秋 鲁国 兴衰
-
描述:周礼曾使西周初期鲁国国内政局相对稳定,社会和谐,经济发展,成为当时众多诸侯国的精神领袖,其国家政治地位高,综合实力也足以与当时的东方强国齐国相比肩,但后期的鲁国面对不可阻挡的历史洪流,不思进取,仍
-
论“周礼在鲁”的二元界定
-
作者:毕经纬 来源:殷都学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左传》 鲁国 违礼 礼书在鲁 礼学在鲁
-
描述:情况,其实质是"礼书在鲁;"或指春秋之后礼学在鲁国的兴起情况,其实质是"礼学在鲁"。
-
走近共姬
-
作者:傅瑛 来源:清明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相城 历史内容 相山 母亲 女性 鲁国 左传 傅母 肯定 公元前
-
描述:《走近共姬》。作者以学者的严谨和女性独特的情感视角,带我们走进了一段2500年前的历史,走进一个女人痛苦而真实的内心。在激情而又理性的语体背后,我们感受到的不仅仅是一个人文学者对历史的追问,还有一个女人对另一个女人生命的痛惜。
-
“季氏八佾舞于庭”新解
-
作者:李启谦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季氏 孔子 鲁国 季平 祭祀 旧制度 周礼 周公 晋国 大夫
-
描述:《论语·八佾》篇载:“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这是孔子对作为一个大夫的季氏,竟然也奏起了天子之乐的批评。于是人们就根据这句话,一方面认为孔子是顽固保守的代表;另一方面,就断定季氏是一位敢于冲破旧礼教和旧制度
-
结合鲁国社会的特点,认识和评价孔子的思想
-
作者:李启谦 来源:齐鲁学刊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孔子思想 鲁国 宗法制度 礼乐制度 文化传统 君主专制主义 左传 亲亲 周礼 先王
-
描述:取这个经验。孔子是鲁国人,从童年到五十四岁,除了到齐国住了一年多,到周王朝的京都雒邑访问了几天以外,基本上没离开过鲁国。应该说,孔子的思想,主要是在鲁国这个特定的社会环
-
杜预和《春秋左氏经传集解》
-
作者:杨博文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历史学)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预 《周礼》 《春秋》 《春秋经》 《左传》 孔子 伯禽 《左氏传》 顾炎武 鲁国
-
描述:衰微,史失其官,于是孔子惧而修之。自惠公以上之文,无所改焉,所谓‘述而不作’者也。自隐公以下,则孔子以己意修之,所谓作《春秋》。”惜乎自伯禽至惠公的一段早佚,我们无从看到,能见到的,只是隐公至哀公共二百四十二年的一部分。孔子以“赴告策书,诸所记注,因鲁史策书成文。
-
孔子的思想
-
作者:孙开太 来源:历史教学 年份:197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孔子思想 奴隶主贵族 地主阶级 统治者 奴隶社会 鲁国 周礼 教育思想 唯心主义 相结合
-
描述:小吏.因孔子懂得周礼.鲁昭公曾派他到周王室史官那儿去学礼.后来,因鲁国内乱,孔子到齐国,但未被重用.回到鲁国后,广收门徒,从事教育,整理文化
-
论孔子否定周礼所规定的王侯大夫世袭制
-
作者:黄武强 来源:广西社会科学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孔子 世袭制 君主专制 国家强盛 鲁国 周武王 大夫 论语 嫡长子继承 典章制度
-
描述:、父子、兄弟、亲疏、尊卑、贵贱的礼仪制度,运用这套制度来确保周天子的天下共主的世袭地位……。史籍所说的‘周公制礼作乐’,主要指的就是这些内容。”由此可知:(1)虽然周公不是周天子,但是周公可“制礼作乐
-
曾子故里与世系
-
作者:李洪廷 来源: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南武城 武城县 故里 鲁国 平邑县 “唐宋八大家” 《史记》 《左传》 曾巩散文 附庸关系
-
描述:曾子故里与世系李洪廷一、曾子故里的两个问题曾子故里,《史记》明确记载为南武城,晋朝杜预确指南武城在费县西南80里,即今之平邑县魏庄乡。此说长期没有异议。明朝成化年间出现了所谓在嘉祥县发现曾子悬棺的怪事,于是曾子为嘉祥人之说颇热闹了一番。随着“悬棺”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