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拍场·怏递
作者:暂无 来源:收藏.拍卖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金石学家  陈介祺  陈洪绶  周亮工 
描述:陈洪绶《苏武李陵图》 该作有清金石学家陈介祺题跋、题签,于燕受收藏。据陈介祺边跋所云上款为周亮工栎园,后为好事者涂去。作品上有跋文:栎园先生宰吾邑有城守功,其属老迟图此,盖自鹰千秋之隐疚与印文亮也。辜恩负义之辈意同,识者勿徒皮相奇古之笔,而能赏其坚心忠骨之神,则为知画意矣。
陈洪绶为周亮工作画之心态探析
作者:李洪娟  来源:艺术研究快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陈洪绶  周亮工  遗民与贰臣 
描述:达惜别之情外亦是向挚友求救。
从陈洪绶与周亮工交游看明末文人之人格心态
作者:平志军  来源: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陈洪绶  陈洪绶  周亮工  周亮工  交游  交游  述论  述论 
描述:遗民画家陈洪绶与贰臣文人周亮工,以文字定交明末,并由对彼此才艺的知赏,加之思想的相通,终成莫逆交,至死不渝。梳理辨析二人交游事迹,对于我们了解明清之际文人人格心态,及遗民与贰臣两大群体的为人处世与艺术创作不无裨益。
凭几与隐几:文本和图像中的“一物二义”
作者:李溪  来源:文艺研究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庄子  白居易  陈洪绶 
描述:子》齐物精神的隐几之风,却在汉魏逐渐与日常生活结合,至白居易后被塑造为文人形象的典范,而尤以晚明陈洪绶的图像表达最为丰满传神。隐几不仅表现在画面自身,也是对画家及观画者精神境界和行为方式的表述,从而将画家、画面和观者凝聚于一个整体意义之中。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陈洪绶死因新探
作者:任道斌  来源:艺苑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陈洪绥  陈洪绶  丁耀亢  死因  周亮工  刘宗周  民族气节  大祸临头  邵廷采  居无定所 
描述:宁为玉碎,不为瓦全——陈洪绶死因新探
关于陈洪绶的《水浒叶子》
作者:裘沙  来源:新美术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水浒英雄  叶子  陈洪绶  创作时间  崇祯  周亮工  张岱  水浒传  历代帝王  创作年代 
描述:概是受周亮工《读画录》的影响。周亮工说:“崇祯间召入为舍人,使临历代帝王图像,因得纵观大内画。画乃益进。故晚年画博古牌略示其意。”这段话虽然没有提到《水浒叶子》,却无形中给人一种错觉,仿佛《水浒叶子》不在其例。我过去也受此影响,并且还据此作
论陈洪绶、吴彬的奇诞山水画风
作者:胡光华  来源:荣宝斋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山水画  陈洪绶  人物画  故宫博物院  风格特点  夸张  周亮工  美术馆  黄公望  林木 
描述:明代后期,蓝瑛的山水画即已显现山石古木奇异的形迹。后来经过他的学生陈洪绶的变法,这种奇古怪异的形迹演变成了一种奇诞的山水画风格。差不多与他同时,另一名山水画怪才吴彬,专尚抽象古人奇山异水之长,所作山水夸张怪诞,仙味肆溢。他们在山水画上的这种奇诞作风,给
陈洪绶的《陶渊明故事图》——兼论陈洪绶与周亮工的交往
作者:吕晓  来源:荣宝斋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亮工  陈洪绶  陶渊明  陈氏  周氏  书影  画家  图卷  句图  无弦琴 
描述:陈洪绶(一五九八-一六五二),字章侯,号老莲,浙江诸暨人。明末清初著名人物画家,与崔子忠并称为“南陈北崔”。周亮工“一六一二一一六七二),字元亮,一字减斋,号栎园、陶庵、缄斋、栎下先生等,祖籍河南符祥(今河南开封),生于南京,
“一从陶令平章后 千古高风说到今”——陈洪绶《归去来图》观
作者:刘晔  来源: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陶渊明  陈洪绶  《归去来兮辞》  古代知识分子  周亮工  终极价值  兼济天下  陈洪绥  中国文人  田园生活 
描述:逸山林,由尘世而遁
陈洪绶与晚明曲家
作者:孙丹妍  来源:上海文博论丛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陈洪绶  孟称舜  曲家  晚明  张岱  戏曲活动  祁彪佳  上海博物馆  汤显祖  杂剧 
描述:陈洪绶以画知名,论者以为明三百年无此笔墨,书法也别具一格,自成面目。鲜为人知的是,在他的艺术生涯中,除了书画,另一种艺术形式也占了很大的比重,那就是戏曲。晚明在中国戏曲史上的成就堪与元代媲美,宋元盛行的杂剧和南戏仍在很大范围内上演,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