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景悦目 激论警心:谈王安石词《桂枝香·金陵怀古》的笔法
-
作者:张志烈 来源:新闻界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运载工具 六朝 金陵 桂枝 历史 语言文字 无产阶级 国际歌 小诗
-
描述:涉议论"都视为"诗之病"的理论是有点偏颇的。语言文字是运载工具,文学是以语言作导体的艺术,对运载工具的要求,最重要的就是自重小而载量大。能在
-
“六朝旧事随流水”——绝句之旅
-
作者:李元洛 来源:中华诗词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石头城 六朝 刘禹锡 秦淮河 金陵 乌衣 王安石 朱雀 流水 梁武帝
-
描述:昔日金陵今日南京的六朝古都,从楚云湘雨之间,我以前曾多次不远千里前去游历,寻访往事遗踪,阅读时风新貌。最近一连几个秋夜我挑灯夜读,在唐人歌咏石头城的诗句中卧
-
千古兴亡多少事 漫嗟荣辱:以王安石《金陵怀古》看怀古诗特点
-
作者:饶沁茹 来源:语数外学习(高考语文)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怀古诗 王安石 历史人物 怀古词 金陵 托古讽今 赤壁怀古 历史与现实 古今对比 思想感情
-
描述:怀古诗主要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这类诗由于多写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
-
六朝帝都几重诗
-
作者:郭天印 来源:老年教育(老年大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六朝 金陵 王安石 中国历史 刘禹锡 封建王朝 南京 诗歌 都城 东吴
-
描述:金陵形盛,龙盘虎踞,江浙富庶,鱼米之乡。也正因为如此,中国历史上不少封建王朝都把南京(又名建康、金陵)作为都城。自东吴始,至南陈灭亡,已是六朝之数。诗人们在诗歌中将金陵称作
-
苏东坡与王安石的交情
-
作者:暂无 来源:晚报文萃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苏东坡 改革派 皇帝 苏轼 金陵 仕途 黄州 宦海沉浮 钟山
-
描述:王安石开始搞改革的时候,苏轼兄弟丁忧服满,刚回京城。那时,兄弟俩踌躇满志,很想有一番作为。可是,苏东坡不识时务,对改革说三道四。王安石很不高兴,就让他到开封府审案子。京城的案子盘根错节,随时都会碰到山头儿。王安石希望苏轼深陷其中出不来,无暇指
-
金陵四十八景的由来
-
作者:陈圣宇 来源:寻根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史文化 金陵 八景 南京市 文化研究 地标 刘禹锡 南京博物院 周亮工 乌衣
-
描述:作为六朝古都、十朝都会,南京拥有一系列令人骄傲的历史文化地标。几乎每一个历史文化地标背后,都埋藏有一段脍炙人口的人文典故和后世层出不穷的文学叙述。本文着重考察南京历史文化地标——"金陵四十八景
-
独游山寺
-
作者:刘斧 杨振中 来源:当代学生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史 金陵 王安石 古地名 南京市 临川 江苏省 文化常识 东西 双人
-
描述:王荆公介甫,退处金陵①。一日,幅巾杖屦,独游山寺。遇数客盛谈文史,词辩纷然②。公坐其下,人莫之顾。有一客徐问公曰:"亦知书否?"公唯唯③而已,复问公何姓,公拱手④答曰:"安石姓王。"众人惶恐,惭俯
-
相逢一笑:绝句之旅
-
作者:李元洛 来源:大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苏轼 欧阳修 中国文学史 绝句 苏东坡 乌台诗案 司马光 白居易 金陵
-
描述:而论。例如唐代,比李白小11岁的杜甫,就对洛阳初识而燕赵联袂齐鲁同游的李白情深一往,从青年至晚年,前后写了14首诗给他,"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推许他是诗
-
爱憎分明的公私情感
-
作者:刘诚龙 来源:月读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苏轼 秦观 公私 金陵 京都 重用 欧阳修 职务 工作
-
描述:人,有志于忠义者,某请以身任之。
-
消失的南京旧景
-
作者:黄强 来源:江苏地方志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南京市 铁路沿线 中华门 谢灵运 历史沧桑 王安石 南京城 金陵 小火车 半山
-
描述:少了点往昔的沧桑。其实在南京,凝聚历史沧桑的铁路景点并不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