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5)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3)
地方文献
(2)
按年份分组
2002
(1)
1998
(1)
1997
(1)
1995
(1)
1981
(1)
按来源分组
明清小说研究
(1)
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1)
红楼梦学刊
(1)
集邮博览
(1)
南京社会科学
(1)
相关搜索词
寇白门
古代神话
八合
六言诗
唐宋诗词
首页
>
根据【关键词:金陵十二钗】搜索到相关结果
5
条
“秦淮八艳”与“金陵十二钗”
作者:
严中
来源:
南京社会科学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红楼梦》
金陵十二钗
李香君
林黛玉
薛宝钗
《桃花扇》
秦淮河
寇白门
《牡丹亭》
贾宝玉
描述:
蜚声中外的秦淮河,是南京的主要水系。河水流至南京通济门的九龙桥,分为内外两河,内河由东水关入城,经城区南部,由西水关出城,与由通济门外流经中华门至西水关的外河汇合,沿石头城入长江。内河被称为“六朝金粉”十里秦淮,它的变迁往往反映出王朝的更替和兴衰。晚...
文学瑰宝 经典佳作——小议文学题材邮票
作者:
吴刚
来源:
集邮博览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三国演义
邮票
文学题材
中国古典戏剧
西厢记
牡丹亭
发行
金陵十二钗
古代神话
红楼梦
描述:
军》、《白蛇
金陵十二钗应是三十六人
作者:
朱淡文
来源:
红楼梦学刊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金陵十二钗
庚辰本
眉批
标点法
红楼梦研究
理解
新语
八合
问题
小说
描述:
金陵十二钗一共是三十六人,还是六十人?这问题是因对庚辰本第十七、十八合回的一条眉批理解不同而引起的: 树处引十二钗总未的确,皆系漫拟也。至末回譬幻情榜,方知正副再副及三四副芳讳。壬午季春畸笏。对这条脂批的理解不同关键在于对“方知”句标点的不同。究竟应标
《红楼梦》运用多种诗歌体式的杰出成就
作者:
于景祥
来源:
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红楼梦》
诗歌体式
胡应麟
《诗薮》
五言绝句
正册判词
六言诗
诗体
金陵十二钗
艺术才力
描述:
《红楼梦》运用多种诗歌体式的杰出成就于景祥从唐传奇开始,中国古代小说便展示出“文备众体”的特征,即在以散行文字叙述事情、塑造形象的同时,又加进诗、词、曲、赋等多种文学样式,使小说的语言形式丰富多彩。其中以诗体入小说,可以说是司空见惯。尤其是在明清时期...
漫话“湘云”
作者:
石麟
来源:
明清小说研究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红楼梦》
史湘云
曹雪芹
悲剧色彩
唐宋诗词
巫山神女
金陵十二钗
宋代词人
贾宝玉
晏几道
描述:
《红楼梦》中的史湘云,本是一位乐观开朗、憨态可掬的闺阁千金,但其芳名“湘云”二字却带有浓厚的悲剧色彩。 《红楼梦》第五回,在有关史湘云的画页上画着“几缕飞云,一湾进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