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应是经济发展的先导
-
作者:张国辅 来源: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重视教育 师范教育 智力投资 经济发展 优先发展教育 教育事业 物质资料 战略重点 教育至上 科技人才
-
描述:的伟大号召,这一伟大事业必将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兴旺发达起来。
-
李觏教育思想简论
-
作者:朱盛昌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育思想 庆历兴学 重视教育 培养人才 兴办学校 学校教育 加强教育 科举改革 科举考试 受教育
-
描述:时而教育哉?乃于用人之际,患才之难,亦由不务耕而求获矣。”他认为只凭科举考试取士而不教育的办法,是不问耕种只求收获。庆历年间,范仲淹为相,在政治上实行改革的同时,也提出了兴学的主张,即所谓“庆历兴学”。兴学的内容主要有两项:一是州县立学,并改进太学和国子学。一是改革科举。经宋仁宗同意,并下诏州县皆立学;规定应科举者必须先受教育,士必须在学三百日才许参加考试。但不久范仲淹被排挤出中央政府,庆历兴学也宣告失败,州县之学也只留下空名,科举改革也全部作罢了。庆历兴学虽然失败了,但他的兴办学校,改革科举,把学校教育与科举考试结合起来的思想,比当时国家只管科举考试,不管教育的现象是一个进步。李觏的教育思想正体现了这种变革的精神。李觏在《安民策》、《教道》、《庆历民言》等论文中,阐述了他的教育思想。
-
评王安石的育人和用人
-
作者:张永玉 来源:江西教育科研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育人 北宋时期 改革 吕惠卿 培养人才 人材 重视教育 失败 学校培养
-
描述:北宋时期的改革家王安石为配合其变法,在用人制度上和教育、科举制度上也进行了一些改革,这些改革推动了变法的进程。但由于在用人和育人上的不当,它又成为变法失败的原因之一。
-
怀恋之歌珍重之曲
-
作者:李元洛 来源:中学生阅读初中(读写)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归来 北宋 对偶句 唐代 天气 唐五代 重视教育 花间词 诗酒生活
-
描述:唐代以来诗人之最位高权重者.他虽无显赫的政绩,但值得一提的至少有三端.一是重视教育.唐末及五代之乱使学校废弛,晏殊大兴学校,兴学育才之风于北宋复彬彬大盛.二是识拔人才.他知人善任,如范仲淹、欧阳修、梅尧臣、韩琦、富弼等才德兼优的有为之士,均出自其门.三是廉洁自守.他虽然位极人臣,但个性刚直,人称其"处富贵如寒士".据宋人魏泰《东轩笔录》记载,盗墓贼盗掘其墓,"供设之器,皆陶甓为之","金无数两","盗失望而恚,遂以刀斧劈碎其骨而出".其子晏几道为青出于蓝的名词人,本应是"官二代"或"富二代",却颇有乃父之风.晏殊逝后他甘于贫困,不屑求援于其父之众多飞黄腾达的门生故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