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陆九渊的道德修养
作者:刘伟  来源: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心即理  道德修养  易简工夫 
描述:。陆九渊关于道德修养问题的论述,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陆九渊道德修养论的现代价值
作者:周万军  来源:青年与社会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道德修养  现代价值 
描述:陆九渊从“心即理”的哲学理论基础出发,提出了“存心去欲”的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他认为道德修养的目标是“做人”,他的关于道德修养的论述对当代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有启发意义和教育作用。
王安石散文中的仕途经济理想
作者:吴玲玲  来源: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散文  散文  仕途经济理想  仕途经济理想  人治主义  人治主义  道德修养  道德修养 
描述:通过道德与仕途理想的整合性和人治主义的内涵两个方面来对王安石的散文进行研究,得出王安石的散文具有仕途经济理想性的特点.重点围绕王文中强调个人品德修养的仕途性目的和社会伦理规范是仕途运作的基础而展开论述.
浅谈王安石散文中的政治思维
作者:吴玲玲  来源:牡丹江大学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散文  散文  政治思维  政治思维  人治主义  人治主义  道德修养  道德修养 
描述:现而展开论述。
象山心学中的“义利之辨”探析
作者:牟宗艳  来源:理论学刊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象山  义利之辨  君子  小人  道德修养 
描述:可谓极富新意 ,别开生面。本文就陆象山在“义”与“利”的关系、“义利之辨”与君子小人之“志”、“义利之辨”与道德修养等方面的思想展开论述 ,以求对心学一派的价值观深蕴作一探讨。
陆九渊道德修养思想略论
作者:饶小敏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道德修养  修养的基础与前提  原则与方法  最终目标 
描述:陆九渊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和教育家,他针对来嘉的“道问学”,鲜明地提出以“尊德性”为中心,以“学为人”为目的的道德修养思想。现就陆九渊的道德修养思想进行初步探讨,以期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的深化
宋元道德修养论初探
作者:亦清 立群  来源:怀化师专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道德修养  程朱理学  陆九渊  心学  新型人格 
描述:宋元理学的道德修养论,诸如理学的“居敬穷理”、“变化气质”说以及心学家的“切己自反”、“自存本心”说和功利学派的“利欲可言”、“功成即德”说丰富了源自先秦的道德修养理论,同时对铸就新型的现代人格
吴康斋意向性诗歌的理学意境分析:观物清心
作者:邹建锋  来源: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与弼  康斋  诗歌  道德修养  心灵世界 
描述:吴康斋是明代儒学杰出的教育家。本文以康斋诗歌中的月亮、白云和梅花为分析对象,分析其深厚的道德涵养工夫、独特的光明人格和高大的圣贤气象;并与同类诗歌相比较,来挖掘15世纪中国儒家刻苦独立的清修意境,籍以表达中国文化关注人格独立与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陆王心学“减损论”:陆王道德修养方法论的一个重要原则
作者:张娜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陆九渊  王阳明  陆王心学  减损论  道德修养  知识技能 
描述:陆王心学“减损论”:陆王道德修养方法论的一个重要原则
陆九渊“切已自反,改过迁善”的道德教育
作者:杨晓光  来源:江西教育科研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道德教育  道德修养  陆九渊  思想  三个方面  圣人  自反  本心  剥落  人之初 
描述:,必有以去吾心之害。”意思是只要保持、恢复人的“本心”,世上万物道理自明,但是要保持“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