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2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0)
地方文献
(2)
非遗保护
(2)
按年份分组
2011
(4)
2010
(2)
2004
(1)
1997
(1)
1995
(1)
1994
(2)
1993
(1)
1991
(1)
1986
(1)
1984
(1)
按来源分组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民俗研究
(1)
历史教学问题
(1)
乐器
(1)
南方文坛
(1)
上饶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
上海艺术家
(1)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1)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
(1)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
相关搜索词
意象
戏剧
生活经验
石头
发音
吉祥物
字符
国家实体
前序
印章
品质
中国文化
唐宋诗人
奥运会
品格
和田玉
咏梅诗
区分
奴隶主
圣山
首页
>
根据【关键词:象征】搜索到相关结果
2
条
论《牡丹亭》中梅、柳意象的多重内涵
作者:
朱明明
来源: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梅柳
梅柳
意象
意象
象征
象征
描述:
关于《牡丹亭》中的梅、柳意象,前人虽偶有论及,但都没有深掘其内涵。实际上,它们既分别是男女主人公的代表,又具有多重象征意义,是汤显祖精心设定的重要意象。充分认识梅、柳意象的内涵,有助于更深入地把握《牡丹亭》的意旨,并解决一些疑问。
莎士比亚四百三十年周年祭
作者:
雷国华
来源:
上海艺术家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莎士比亚
《奥塞罗》
三十年
表现主义
知识条目
戏剧
消闲娱乐
象征
《牡丹亭》
《西厢记》
描述:
莎士比亚在欧美,似乎已不是一个极具专业性的戏剧意识;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是一种消闲娱乐的观赏文化。莎士比亚所有的现存的戏剧,是普及化了的文艺启蒙辞典中的知识条目,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它的理解不断地得到修正和补充。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