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
按年份分组
2009
(1)
1992
(1)
按来源分组
戏曲研究
(1)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相关搜索词
吕惠卿
首页
>
根据【关键词:象征手法】搜索到相关结果
2
条
王安石象征诗阐论
作者:
王晋光
来源: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象征手法
神宗
吕惠卿
意象
象征诗
熙宁
文学理论
中华书局
司马光
描述:
变成了一个象征,甚至是一个象征[或者神话]系统的一部分。在探讨王安石诗的寄托的时候,我们发觉安石在很多地方使用了象征手法来表达他的意念。他这种象征手法跟西方文学所指的象征手法颇有不同,可以称为中国式的象征手法。下面举例说明王安石怎样利用若干首诗来表现同一意象并以此达到运用象征的目的。
《牡丹亭》的象征思维及其戏曲史意义
作者:
谢雍君
来源:
戏曲研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杜丽娘
象征思维
戏曲史
象征意蕴
思维方式
生存环境
象征手法
柳梦梅
描述:
引言当我们梳理关于《牡丹亭》内涵之种种时,发现剧情中有许多不符常情常理之处。比如,杜丽娘随父母在南安生活3年,居然不知自己居住的太守府后有一大花园,而丫鬟春香偶尔一次出恭,即发现有这等一个所在(《闺塾》);再如,杜丽娘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