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7)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6)
地方文献 (1)
按年份分组
2014(1)
2011(1)
2006(1)
2004(1)
2001(1)
1997(1)
1994(1)
按来源分组
晚报文萃(1)
当代学生(1)
电影评介(1)
市场研究(1)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1)
戏剧文学(1)
语文知识(1)
菊花的象征意义
作者:周雪霏  来源:语文知识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象征意义  菊花  中国古代文人  《周礼》  战国时期  黄华 
描述:我国是菊花的故乡,早在三千年前人们就开始栽种菊花了。菊花见于典籍也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战国时期的《周礼》中就有“鸿雁来宾……鞠有黄华”的记载。历代文人都有吟咏菊花的作品流传至今,菊
杜丽娘与柳梦梅“同梦”的象征意义
作者:张丽红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柳梦梅  潜意识  象征意义  牡丹亭  阿尼姆斯原型  阿尼玛原型  投射  集体无意识  花园 
描述:《牡丹亭》以其独有的梦幻性形式投射人类的潜意识愿望,它承载的是人类的集体无意识内涵,从而使其成为千古奇书。构成《牡丹亭》梦幻形式的核心情节是杜丽娘、柳梦梅的梦:为什么两个素昧平生之人会出现在对方的梦境之中?为什么他们的梦中都出现了花园、梅、柳等意象?为什么他们的梦具有如此神奇的功效可以预示他
修辞中自我意识的控制
作者:迟万昌  来源: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自我意识  自居作用  “修辞立其诚”  修辞格  王安石诗  潜意识  象征意义  心理过程  弗洛伊德  前意识 
描述:不会有今天这样奇丽斑澜的色彩,令人陶醉的美感。但是,我们又不得不承认,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种修辞的印象只是形式与内容的机械统一,似乎修辞仅仅是内容需要而出现的表达形式,对其产生以及形式与内容的内在联系的认识就显得朦朦胧胧,有一层轻轻的薄纱掩盖着,大有“尤把琵琶半遮面”的感觉。这就是我们说的陌生的一面吧! 为了去认识修辞这陌生的一面,我们不妨回顾一下我们所熟悉的一面,看看前人给修辞下的定义是不无益处的。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中说:“修辞不过是调整语辞使达意传情能够适切的一种努力。”这一定义强调了修辞的“调整语辞”的功用,使我们看不到修辞与“调整语辞”之面的内在联系,那层薄纱又在起作用了。显然这一定义是受《易经》的影响得来的,并没有全部揭示修辞的内涵,而是部分的,有限的。同时我们还必须看到用“一种努力”来给修辞下定义,概念模糊,不足以表达?
数字趣谈三则
作者:吕立新  来源:市场研究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数字  《红楼梦》  电话号码  象征意义  《周易》  《周礼》  制度方法  车牌号码  24节气  汽车司机 
描述:数字只不过是一种符号,但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也说不清什么原因,这简简单单的“0、1、2、3、4、5、6、7、8、9”,在古今中外却蒙上了一层神密的色彩。
理解、宽容与和平——我读《鬼妻》
作者:南天青锋  来源:电影评介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现代文明  “理”  宗教意义  象征意义  隐私权  静下心  死亡线  汤显祖  干涉别人  妻子 
描述:国:小船,流水,丛林,木楼。远离现代文明的实在和朴素,一派原始的宁静与安祥。可惜,再安祥的远山也有暴力,再宁静的土地也有血腥。它来自人类本性中的恶,也来自人类“文明”中的“善”。在战场上死里逃生的丈夫不想又被疾病打倒,善良的和尚把奄奄一息的他抬到庙里,这时,妻子也临产倒在了田里,在难产的痛苦中哭喊着。同一的时间,不同的空间,一对夫妻都在死亡线上挣
高年授杖
作者:完颜绍元  来源:当代学生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老年人  象征意义  老人  拐杖  地方官员  可解释  具体形象  西周  周礼  手杖 
描述:的这根拐杖乃王所授予,故“亦命之为王杖”。既称“王杖”,其象征意义不言而喻,还有谁
网络新文体
作者:国文  来源:晚报文萃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新文体  红楼梦  毛衣  网络  音乐  法语课  乐和  象征意义  录音机  黄鹤 
描述:咆哮体——多用来自嘲,诉说自己的遭遇和感受,让人看后忍不住哈哈大笑。两年前选了法语课,于是踏上了不归路啊!法国人数数真是极品啊!76不念七十六啊,念六十加十六啊!96不念九十六啊,念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