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3)
地方文献 (1)
按年份分组
2011(1)
2007(1)
2004(1)
1994(1)
按来源分组
戏剧文学(1)
北大史学(1)
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
新疆教育学院学报(1)
相关搜索词
《牡丹亭》的戏剧张力
作者:张倩  来源:新疆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戏剧张力  戏剧张力  象征性  象征性 
描述:《牡丹亭》是我国古代戏曲艺术中的瑰宝,恰似一颗光华璀璨的钻石,每一面都闪射出夺目的光芒。本文着眼于作品的整体构思和情节设计,剖析了其中体现出的多种对立统一的力量,即戏剧的张力。而能否拥有适当的张力,是一出戏剧成功与否的关键。
兵马俑的主人究竟是谁?
作者:江鸟  来源: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兵马俑  始皇  辎重车  象征性  陈景元  后回归  俑坑  陵墓  公元前  昭王 
描述:兵马俑的主人究竟是谁?大型兵马俑的主人是秦始皇,这几乎成了定论。其根据是:古书有秦始皇下令将陵墓向外扩展300丈的记载,其俑坑恰在陵墓城东。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因为秦始皇时代的1尺,等于现在的23厘米,300丈只能折合为690米左右,而兵马俑却距始皇...
中国古代的数值主义
作者:佐竹靖彦  来源:北大史学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献  周礼  数值  主义  象征性  货殖列传  中国古代社会  史记  社会力量  数理 
描述:《周易》、《周礼》、《商君书》、《史记》等中国古代文献中以整齐的数列形式记载着各种数值,它们以一定的现实为基础,并形成了象征某种价值的观念。其中有些数字,不论出自游说家,还是儒家、法家,都反映了他们对客观地掌握或认识天下或国家内部存在的各种社会力量的希求,反映了当时社会向统一方向发展的动向。
性爱欲望的诗意化象征:《牡丹亭》“至情”主题的重新探讨
作者:张丽红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杜丽娘  杜丽娘  性爱  性爱  汤显祖  汤显祖  诗意化  诗意化  至情  至情  欲望  欲望  象征性  象征性  爱情故事  爱情故事  柳梦梅  柳梦梅 
描述:《牡丹亭》一经问世,就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汤义仍《牡丹亭》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1],《牡丹亭》传奇性的绚丽爱情故事,从古到今,倾倒众生,令人如醉如痴。传说明清时期的俞二娘、金凤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