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4)
按年份分组
2006
(1)
2003
(1)
1995
(1)
1987
(1)
按来源分组
中学语文教学
(1)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
古汉语研究
(1)
语文教学之友
(1)
相关搜索词
王安石
子路
地方组织
首页
>
根据【关键词:课本注释】搜索到相关结果
4
条
“去棹”是“停船”吗
作者:
吕国强
来源:
语文教学之友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金陵怀古
课本注释
王安石
描述: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高语第三册必修)中“征帆去棹残阳里”一句里的“去棹”,课本注释为“停船”。思之再三,觉得此注不妥。首先,“去”在古代汉语中没有“停”这一意义。查《古代汉语词
新编中学语文疑难辨正六题
作者:
陈斌
来源:
古汉语研究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学语文
王安石
课本注释
《读书杂志》
新编
拂士
概括性
先人
《辞源》
“相”
描述:
新编中学语文疑难辨正六题陈斌一、明道中,从先人还家。(新编初一册《伤仲永》)其中“先人”一词,课本注释为:“祖先。这里指王安石死去的父亲。”此注值得商榷。因为,“这里”二字用在此句会使人产生误解,以为它是指课文中所述“明道中”这个语言环境而言。按这个...
谈《子路曾哲冉有公西华侍坐》的一则注释
作者:
陈彬
世英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侍坐
冉有
子路
沂水
课本注释
教学参考书
浴乎沂
《齐论》
《鲁论》
祭品
描述:
本沿用朱熹《论语集注》的说法。东汉王充在《论语·明雩》和东汉郑玄混合《鲁论》《齐论》《古论》等二十篇所集成的郑本《论语》,认为“咏而归”是“雩祭时,一边歌舞,一边把祭品献给神灵”。这样理解才符合史实记载。
"酂"应读cuó,不读zàn
作者:
李芝
来源:
中学语文教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陈涉世家》
《现代汉语词典》
初中语文课本
一统志
地方组织
内容分析
《周礼
课本注释
吴广起义
人民教育出版社
描述:
"酂"应读cuó,不读zàn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