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考工记》看《汉语大字典》的义项漏略
-
作者:汪少华 来源:古汉语研究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汉语大字典》 《考工记》 孙诒让 《汉语大词典》 郑玄注 长度单位 《周礼正义》 说文通训定声 《尔雅》 《周礼》
-
描述:从《考工记》看《汉语大字典》的义项漏略汪少华本文以古代科技名著《考工记》为材料,以孙诒让的考辨疏证为主要依据(孙诒让《周礼正义》卷七十四至八十六),对《汉语大字典》的义项漏略作一检讨。所见未必正确,仅供参考。柯:“柯”的本义是斧柄,引申为长三尺之称,...
-
曹操的眼睛
-
作者:暂无 来源:语文建设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曹操 《说文》 说文通训定声 《燕青博鱼》 《周礼正义》 元杂剧 《急就篇》 同源字 孙诒让 大家都知道
-
描述:曹操的眼睛□刘钧杰京戏里的曹操大白脸,缝眼儿。白脸是相的象征,大家都知道。缝眼有没有讲究?说起来就长了,得绕着弯说。过去把铜元有字的一面叫“字儿”,没字的一面叫“镘儿”。这名目由来已久。元杂剧《燕青博鱼》第二折:“这钱昏,字镘不好。”明代杨慎《...
-
考古资料中的东周旗帜
-
作者:王厚宇 来源:中国典籍与文化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考古资料 《周礼》 考古发掘 羽状物 东周时期 悬挂式 军事活动 铜器铭文 说文通训定声 《史记·淮阴侯列传》
-
描述:考古资料中的东周旗帜
-
形近字辨析
-
作者:吴修龄 来源:四川教育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说文解字 保养 说文通训定声 形近字 引申 儿童 篆文 作保 教育 周礼
-
描述:保、緥、葆保,篆文作保,象人背着孩子的形象,所以《说文解字》说是保养的意思。古代管教育的官吏叫保氏,《周礼·地官》:“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以六艺。”从对儿童的保养、保育、保护,引申出保障、保证、
-
孔子“中庸”考释
-
作者:杨福泉 来源: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庸” 孔子 “中” 《六书故》 社会矛盾运动 甲骨文字 《周礼 说文段注 说文通训定声 中国青铜器
-
描述:孔子“中庸”考释杨福泉据现存史料,“中庸”一词最早见于《论语·雍也》,且仅出现一次。作为中国古代一种至高的哲学与道德规范,中庸的要义究竟何在?千百年来,聚讼不已。今天来看,似乎仍有研讨的价值和必要。从中字字源看,中的本义是指在中央旷地的旗帜(或徽帜)...
-
《文始》“京”字条评注
-
作者:宋永培 来源: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段注》 词义特点 章太炎 同源关系 同源字 《说文》 说文通训定声 《周礼》 《孟子》 《释诂》
-
描述:《文始》“京”字条评注宋永培(一)注出《文始》"京"字条得以提出的形、音、义依据章太炎《文始》卷五阳声"阳"部乙"京"条全文如下:《说文》:京,人所为绝高丘也。从高省,1象高形。此合体指事字也。对转
-
关于“媜之造戈”的几个问题
-
作者:范毓周 来源:华夏考古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春秋晚期 琉璃阁 商周青铜器 《左传》 中国文物 《周礼 说文通训定声 中国青铜器 中南部地区 洛阳地区
-
描述:关于“媜之造戈”的几个问题范毓周ZengZhiZaoGewascolletedbytheMilitaryMuseumofChinesePeople’sRevolutionfromLuoyangCityinthebeginningof1994.Itwa...
-
论段玉裁对《说文》形声字的改说
-
作者:刘成德 来源: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形声字 说文通训定声 形声兼会意 声符 段注 段玉裁 引申义 本义 王安石 会意字
-
描述:改说为会意字。例如他解释
-
《诗·东山》“勿士行枚”解
-
作者:曹文星 董华林 来源: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东山 诗经直解 说文通训定声 周礼 徽识 墨子 如字 先秦典籍 小雅 战争
-
描述: 《诗·东山》第一章有诗曰:“我东曰归,我心西悲。制彼裳衣,勿士行枚。”何谓“勿士行枚”?历来众说纷纭,兹举诸大家注为例:
-
说“乏”
-
作者:臧克和 来源:咬文嚼字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基本义 《说文》 说文通训定声 甲骨文 俞正燮 小尔雅 意思说 正部 陆德明 《周礼
-
描述:“乏”字在《说文》归《正部》,被理解为与“正”字相反的一个字;古代经书中说“反正为乏”。我们只有先弄清楚“正”取象于什么东西,才可能认识“乏”是如何“反正”的。 “正”在读平声(zhēng)时,有一个基本义项,就是指射箭的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