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5)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4)
地方文献
(1)
按年份分组
2012
(2)
2004
(1)
1999
(1)
1994
(1)
按来源分组
领导科学杂志
(1)
大学英语
(1)
黄淮学刊(社会科学版)
(1)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东西南北(教育观察)
(1)
相关搜索词
戏剧模式
原因
思维方式
母语习得
原则性
首页
>
根据【关键词:语言运用】搜索到相关结果
2
条
《倩女离魂》与《牡丹亭》对比分析
作者:
刘春华
来源:
东西南北(教育观察)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剧情
剧情
人物塑造
人物塑造
戏剧模式
戏剧模式
内容详略
内容详略
语言运用
语言运用
描述:
中心句:《倩女离魂》与《牡丹亭》在剧情和人物塑造上有很多共同或者相似之处,在戏剧模式及情节内容详略特别是语言运用上有不同。
晏殊诗词语言运用异同比较研究
作者:
辛海苗
梁龙飞
来源: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诗词
语言运用
比较
原因
描述:
本文在修辞理论观照下,先理出晏殊诗词语言运用异同的具体表现,相同之处:如运用相同、相似的语句,频繁使用数词和"寿"字,设色异彩斑斓,巧妙化用典故;不同之处:如诗的语言对偶工整、贵气逼人,词的语言叠音悦耳、直白平易。然后从两种文体的特点、发展状况、作者本人的创作观及身份地位上来分析语言运用异同的原因。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