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4)
按年份分组
2003
(1)
1995
(2)
1990
(1)
按来源分组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1)
语文知识
(1)
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
山东外语教学
(1)
相关搜索词
科学出版社
古汉语
古汉语语法
值得商榷
首页
>
根据【关键词:语言现象】搜索到相关结果
4
条
“隐含”应是一种修辞格——兼谈《杀人者》中隐含语句的表达效果
作者:
董清林
来源:
山东外语教学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修辞格
表达效果
隐含判断
修辞现象
语句
科学出版社
语言现象
歹徒
语言形式
修辞手法
描述:
含”属于形式逻辑的范畴,并将其命名为“隐含判断”。他们在《论隐含判断》一文(《逻辑语言研究》[2]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中之定义说:“隐含判断是指隐含在某一思想(思维形式或语言形式)
同实异代及其“我”的例释
作者:
张霞
来源:
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指示代词
第一人称代词
第三人称代词
古汉语
语言现象
左传
王安石
疑问代词
世说新语
《史记·秦始皇本纪》
描述:
同实异代及其“我”的例释张霞古汉语中的代词是用来代替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其它实词的。这种实词所指代的可能是人或事物,可能是一种行为理念,也可能是一种性质状态,还可能是时间地点。不管所代替的这些如何纷繁,但都是一种客观存在或客观事物。这些可概括地名之曰...
谈谈现代汉语中形容词作动词的用法
作者:
潘双宣
来源:
语文知识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形容词活用
现代汉语
动词
特殊用法
语言现象
古汉语语法
词类活用
使动用法
王安石
毛泽东同志
描述:
,就绘形绘色地写出了春风送暖,使江南大
《金瓶梅词话》校读拾零(一)
作者:
刘世杰
来源: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金瓶梅词话》
《金瓶梅》
《说文解字》
校读
人民文学出版社
语言现象
《闲情赋》
泉州师范学院
值得商榷
《周礼》
描述:
发,同戴本和戴先生的“校记”进行比较,试图说明某些语言现象,以此向戴先生和方家请教。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