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隐含”应是一种修辞格——兼谈《杀人者》中隐含语句的表达效果
-
作者:董清林 来源:山东外语教学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修辞格 表达效果 隐含判断 修辞现象 语句 科学出版社 语言现象 歹徒 语言形式 修辞手法
-
描述:含”属于形式逻辑的范畴,并将其命名为“隐含判断”。他们在《论隐含判断》一文(《逻辑语言研究》[2]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中之定义说:“隐含判断是指隐含在某一思想(思维形式或语言形式)
-
外语教学的重点应是语言本身
-
作者:赖瑜 来源:大学英语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外语教学 语言运用 功能法 语言结构 语言形式 语义和语法的关系 教学方法 母语习得 解放思想 发挥学生能动性
-
描述:近一百多年来外语教学法大约每20到25年发生一次根本性的变化。19世纪末开始的直接法是对统治了外语教学2000多年的翻译法的批判和否定。20年代中期出现了以培养阅读能力为目标的阅读法。这种方法在美国特别盛行,几乎成了当时最主要的方法。20世纪40年代...
-
谈《醉翁亭记》中“也”字句的运用
-
作者:徐定 来源: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醉翁亭记 欧阳修 语言特色 运用 语言形式 王安石 全文 节奏感 创造性 辛弃疾
-
描述:为什么要采用这样一种独特的句式? 王安石曾在《祭欧阳文忠公》中,对欧阳修的人格和文风作过极高的推崇和评价,并说:“世之学者,无问乎识与不识,而读其文则其人可知。”这番中肯之言,无疑给我们提供了更深入地探求《醉翁亭记》艺术
-
近体诗流水句的语式特征
-
作者:韩晓光 来源: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流水句 语法分析 近体 兼语式 刘禹锡 流水对 语言形式 竹枝词 汤显祖 诗语言
-
描述:近体诗流水句的语式特征
-
漫谈中国古代的怪体诗
-
作者:霍前锋 来源:皖西学院学报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代 “体” 语言形式 形式美 修辞手法 王安石 乾隆皇帝 九言诗 声诗 梅尧臣
-
描述:期张南史,“元、白”,“皮、陆”等诗人;北宋时期王安石,苏轼等诗人。怪体诗的审美价位表现在:排列美,秩序美,创新美,幽默风趣美。
-
何谓“后庭遗曲”
-
作者:陆精康 来源:语文学习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玉树 亡国 音乐 语言形式 金陵 王安石 旧唐书 杜牧 许浑 杨广
-
描述: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此句从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化出,王安石以标示时间概念的“至今”、“时时”加以强调,流露出对北宋王朝不能勋精图治的忧虑,突出了词作的现实针对性。“《后庭》遗曲”这一典故的运用令词作意蕴丰瞻。[第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