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品词析句入诗境
作者:彭仲恺  来源:湖南教育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品词  析句  《问来使》  深层内涵  词语  教学效果  陶渊明  联想和想象  王安石  意境优美 
描述:“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维的这首诗语言朴实,意境优美,表现了诗人深沉的怀乡情感。赏析这首诗时,我引导学生扣住诗中看似平常的词句,分析它们的深层内涵,学生由此获得了感情上的共鸣,得到了美的享受。诗的第一、二句,作者连用两个...
古诗语言学习札记——几种改变词语原义的修辞格
作者:王政白  来源: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修辞格  词语  白居易  古诗  原义  借喻  修辞手法  白发  王安石  事物 
描述:的修辞格,在运用时,有关词语的本来意义,却由于修辞而改变了。如“田原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白居易《望月有感》)“干戈”的原义是两种武器,即
诗词曲词语杂释
作者:林昭德  来源:中国语文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词曲  梅尧臣  辛弃疾  词语  现代汉语  无名氏  韩元吉  用法  刘辰翁  汤显祖 
描述:值雁嗥从北回;风卷黄云无远近,山留白雪犹枯荄.归看车马汗流沫……”“归看车马汗流沫”,是说“你”现
“诗庄词媚”管窥
作者:杜毅 潘善祺  来源:中国韵文学刊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陈廷焯  词话  非词  杂论  词语  作诗  东江  间界  欧阳修  晏几道 
描述:雅。”此等论述,明示诗、词、曲之间虽非“界若鸿沟”,然彼此各有封疆。曲晚出,
“拂乱”应是两个词语
作者:祝嘉鹏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孟子二章》  课文注释  “行”  词语  意思独立  节奏  初中语文  形容词  整体风格  现行教材 
描述:“拂乱”应是两个词语
积累了词语,该如何运用
作者:小灵  来源:全国优秀作文选(初中)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词语  思想感情  语言文字  培养语感  积累  运用  中学生  审美情趣  文学修养  王安石 
描述:积累了词语,该如何运用
小谈文章语言的两种修饰技法
作者:唐跃宁  来源:贵阳金筑大学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章语言  俗语  朱熹  文字  知识分子  修辞效果  词语  邓小平  重要作用  王安石 
描述:什么是“修饰”,宋代朱熹解释曰:“修饰,谓增损之”。亦即缺少的,则加以增添,多余的,则加以剪除,使文章更加漂亮,即为“修饰”。俗语说得好:“人是桩桩,全靠梳妆”。一个人若按自身的情况作一定的“增损”,修饰一下,定然会比原来更完美,更漂亮。本文所介绍的“修饰”,主要是指对文章语言的修饰。
诗意语文挥洒诗意人生(上)
作者:王崧舟  来源:小学教学参考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文  精神诉求  诗意人生  王安石  芦笛  羊皮筏子  精神生命  铁牛  民族文化  词语 
描述:诗意语文挥洒诗意人生(上)
把握作文材料的情感意向
作者:陈志群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作文材料  王安石  情感意向  附加意义  表达效果  阅读能力  维纳斯女神  好事之徒  材料表面  词语 
描述:把握作文材料的情感意向江苏陈志群一般的作文材料都会或显或隐地提示思维指向,而材料的情感意向(即材料对所叙的人或事,现象或问题等所表现出来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是材料所提示的思维指向之一。因此,把握住材料的意向是我们读懂材料,准确立意的前提之一。作文材料...
小学语文毕业复习教学建议
作者:王小刚 陶佳 邓丛蓉 苏国芬  来源:贵州教育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口语交际训练  小学语文  练习设计  复习教学  词语  微波炉  思想感情  成语故事  复习建议  王安石 
描述:小学语文毕业复习教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