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陆氏心学辨
-
作者:王德有 来源:孔子研究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主观唯心主义 宇宙 客观唯心主义 思想体系 本体论 心学 普遍法则 认识论 哲学体系
-
描述:学,已有几百年的历史,然以主观唯心主义冠陆氏的哲学体系,则不可以不辨。分析其整个思想体系,可以得出这样的判断:陆九渊的哲学在本体论上是客观唯心主义,在认识论上具有主观唯心主义因素。
-
陆九渊的认识论的心学特征
-
作者:钮福铭 来源:社会科学辑刊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思想体系 认识论 是非标准 封建社会 全盘否定 人性 心学 真理 邪正
-
描述:,善恶颠倒,入迷途不知返,正者为主,“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不“蒙蔽”不“陷溺”,行得
-
需要应是认识论的一个基本范畴
-
作者:刘长纪 来源: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基本范畴 认识论 主体和客体 社会客体 改造世界 社会主体 观状 客观事物 人脑 认识世界
-
描述:空产生,它是适应实践的需要,为解决实践提出的问题和任务而产生的。人是认识的主
-
道德的追求 科学的桎梏——略论理学家的认识论导向
-
作者:张艳红 来源:经济经纬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认识论 陆九渊 朱熹 道德修养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 理学家 张载 客观世界 伦理道德思想 哲学思想
-
描述:力、破坏力是我们回答这个问题时必须注意到的。本文从与科技发展关系密切的认识论方面来剖析理学对科技发展的的危害,以理学大家张载、朱熹和陆九渊(并及王守仁)的认识论为研究对象。
-
略论陆九渊哲学思想的积极因素:兼评它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
-
作者:陈延斌 来源: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中国哲学史 哲学思想 主观唯心主义 积极因素 客观唯心主义 反对教条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认识论 唯心主义体系
-
描述:进行了大胆的改造,成了封建社会后期和近代进步思想家反对儒家传统权威和封建专制主义的思想武器。此外,陆学还是“天理”“人欲”对立观到唯物主义者陈亮、王船山等视“天理”即“人欲”观点的中间环节。
-
陈白沙哲学思想述评
-
作者:辛朝毅 来源:岭南文史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陈白沙 主观唯心主义 道学家 十三年 哲学思想 客观唯心主义 周敦颐 陆九渊 哲学家 认识论
-
描述:,“弘治十三年卒,年七十三。”万历十三年诏从祀孔庙,三十八年谥文恭。
-
从司马承祯、王玄览看唐代道教对宋明理学的影响
-
作者:陈澍 来源:中国道教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马承祯 宋明理学 王玄览 唐代道教 反省内求 主观唯心主义 王守仁 陆九渊 心外无物 认识论
-
描述:从司马承祯、王玄览看唐代道教对宋明理学的影响陈澍理学是我国宋元明清时期长达数百年之久的代表官僚地主阶级利益的哲学,也是后期封建制度发展时期影响最大的占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学术界目前认为宋明理学是儒家唯心主义和佛教的融合。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唐代道教对宋...
-
简析宋明时期“成性”与“复性”之争(续)
-
作者:丁桢彦 来源:天府新论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守仁 发明本心 “致良知” 陆九渊 人性论 唯心主义 人性学说 认识论 理论体系 本体论
-
描述:则讲“致良知”,良知就是本心。因此,王守仁所谓“致良知”的学说既是他的本体论和认识论,同时也是他的人性论与伦理学说。那末,什么是人呢?王守仁说:“性一而已,自其形体也谓之天,主宰也谓之帝,流行也谓之
-
从二程对王安石的批判看理学的政治倾向
-
作者:李之鑑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易》 政治倾向 理学 “理”本论 程颐 人臣 认识论 人之道 唯心主义
-
描述:王安石关于“理”与“物”本质关系的论点。
-
王阳明“感应之几”剖析
-
作者:刘宗贤 来源:东岳论丛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阳明 感应 主观唯心主义 本体论 传习 心外无物 认识论 重要命题 花树 陆九渊
-
描述:?"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