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7)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6)
地方文献 (1)
按年份分组
2012(1)
2010(1)
2005(1)
1999(1)
1997(1)
1994(1)
1993(1)
按来源分组
党建文汇(上半月)(1)
紫禁城(1)
晋阳学刊(1)
美术杂志(1)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
艺术评论(1)
大观周刊(1)
人性论
作者:魏子然  来源:大观周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性论  儒家文化  西方文化  张性 
描述:观的形成, 都具有巨大的伦理导向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 定义 1.1 关于善的定义。人们也许会争执说:何为善? 关于“善”的定义,历史上看,几千年来人们对此的争论从未停止过,没有定论。作为一种
昆曲新美学:从青春版《牡丹亭》到新版《玉簪记》
作者:白先勇  来源:艺术评论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牡丹亭  表演艺术  中国文化  新美学  文化认同  西方文化  玉簪  大学生  观众 
描述:现在是21世纪,我们中国文化走向何处,如何自处?制作昆曲就是在思考这个问题……19世纪古典文化衰微之后,20世纪受到西方文化如此大的冲击,我们的文化认同产生了危机……我在国外看了非常多的各种戏剧艺术
近代中国人认同西学的思想轨迹
作者:马克锋  来源: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学中源说  中西文化  梁启超  思想轨迹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周礼  西方文化  文化认知  墨子  新文化 
描述:从文化认知的角度考察,我认为,近人对西方文化的认识,大致经历了这样三个层次和阶段:还原的方式,即西学中源说;沟通的方式,即中西相合说;比较的方式,即文化差异说。这三种方式交叉递进,有一个比较清晰
·摒弃“笔墨”,何异泯灭“中国画”!——在黄宾虹研究会第七
作者:邵洛羊  来源:美术杂志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画  “笔墨”  黄宾虹  研究会  山水画  改造中国  工艺性  书画同源  西方文化  艺术思潮 
描述:墨”,走向世界,我称之为“内打出”的一种思潮。
古代的“报仇之制”
作者:翮风  来源:晋阳学刊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伍子胥  人格尊严  个人价值  《周礼》  人道主义  《太平御览》  道德与法律  西方文化  司马迁 
描述:古代的“报仇之制”翮风有些人谈文化,认为西方文化重个人价值,讲人格尊严,而中国传统文化缺少这些。他们说话前先找一个外国人做旗杆,某某大师,某某权威,狠狠地摇晃一阵,先把中国的土包子吓唬住,然后才说出
中國古代的漫畫
作者:天秀  来源:紫禁城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代  作品  故宫博物院  西方文化  王安石  漫画  手法  研究者  白子  隐喻 
描述:庶几近之,可惜的不过是戏文里的丑角的摹写;罗两峰的《鬼趣图》当不得已时也就算进去罢,但又太离开了人间。”漫画这一名词,从前不见於我们绘画史或在其它文献中有记载。虽然有些文人画家在题写其作品时,偶而出现“漫写”、“漫笔”之类辞句,但这个“漫”字,是含有随意或兴之所
奇怪的巧合
作者:丽娜  来源:党建文汇(上半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  西方文化  阴历  太阳历  孔子  释迦牟尼  汤显祖  莎士比亚  戏剧艺术 
描述:春秋战国时期。东西方都处在学术百家争鸣(西方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中国有孔子、墨子、老子、庄子等);军事上天才辈出(西方有波斯居鲁士王、[第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