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54)
学位论文(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55)
地方风物 (1)
按年份分组
2010(2)
2008(1)
2007(2)
2000(3)
1999(6)
1998(4)
1996(5)
1994(3)
1989(2)
1987(3)
按来源分组
戏剧艺术(2)
文献(2)
抚州师专学报(2)
其它(2)
天津社会科学(1)
医药与保健(1)
明清小说研究(1)
戏剧杂志(1)
福建文学(1)
安徽文学(下半月)(1)
明代后期新学美育思想研究
作者:邵艳芹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明代后期  新学美育思想  李贽  袁宏道  汤显祖 
描述:究,具体分析和梳理了这三位美学家的美育观,并阐述了新学美育思想的当代意义。论文的第一部分从宏观上分析了明代后期新学美育思想出现的新质:美育的自然主义精神、美育的平民化方向和美育的快乐化原则等三方面。新学崇尚自然个性、倡导情感、标举性灵,标明到明代晚期整个社会,特别是新学学派对自然人性已经有了崭新的认识,进一步发现了美育的伟大意义;新学对通俗文艺的地位给予了积极的肯定与提升,通俗文艺起到了比诗歌、散文等传统文学体裁更大的化育功能和培养人的创造性的作用,从而使美育走向普通民众,显示了它的平民化方向和巨大的现实功用;新学还反转了传统美育重视文艺道德教化功能的倾向,大力宣扬文艺的审美愉悦作用。总之,经过新学的改造,晚明美育已经不再是传统德教的附庸,而成为实现快乐人生、趣味人生的重要方式和途径。论文的第二部分具体详尽地分析和阐释了晚明新学美育思想的内涵和特征。其中以思想界的李贽、戏曲界的汤显祖和文学界的袁宏道等为主要代表进行个案分析,并在对这三个个案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概括出了新学美育思想的一些重要的共同的特征。对于李贽,主要阐发其“心”之美的美育思想特色,分别从谨守“童心”的美育宗旨、以“至文”为本的美育教材观和“琴者心也”的乐教观三方面展开论述;对于汤显祖,则抓住其以“情”为美的浪漫主义特色,具体从“世总为情”的美育根据和“无故而喜,无故而悲”的美育方式两方面来阐释;至于袁宏道,则紧紧围绕其以“俗”为美的生活美育观,结合明代后期鲜活的生活画卷,从其尚“俗”的美育实践形式和立足“平民”的价值取向两个方面进行重点研究。论文的第三部分以总结、评介这一时期的美育思想为切入点,阐发新学美育思想的当代意义。新学美育追求自然主义精神,彰显了美育要重视人的个性化发展的特征,对当今多元化的文化构建具有启蒙和铺垫意义;而新学美育思想的平民化方向对于当今构建和谐社会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选题的独特性和内容的新颖性,研究方法上把流派研究与个案研究相结合,把个别结论和一般社会发展规律相结合,从而形成了比较客观、科学的结论。本文的写作目的立足于探寻古典传统美育发展过程中完成重大转折的手段和方式,发现近现代美育与中国古典美育之间的差异和关联性。虽然本文对这一问题的探索只是处于初级阶段,但已经起到彰显晚明美育新质,初现晚明美育思想轮廓的作用,对于今后的晚明美学美育的研究奠定了一个较好的基础。
汤显祖与袁宏道之尺牍比较研究
作者:肖咏芳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汤显祖  袁宏道  尺牍比较  “真”  思想 
描述:牍的具体内容、表达方式和风格上呈现出了巨大不同,这些不同点代表了当时文坛对“真”的追求所具有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对汤显祖与袁宏道二者尺牍的比较不仅为我们进一步研究汤显祖和袁宏道思想的发展变化提供了切入点,同时也为我们更进一步了解晚明的文人在这种特殊历史背景下的生存状态提供了可供参照的对象。
汤显祖的“至情说”和“灵气说”再评价:兼与袁宏道的“性灵说
作者:徐国华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至情  灵气  袁宏道  性灵 
描述:“情”和“灵”是汤显祖文学思想中两个重要范畴。在汤显祖的文艺理论体系中,如果说“情”是文艺的基础,那么“灵”就是文艺的生机。袁宏道的“性灵说”在文学思想上通向汤显祖的“至情说”和“灵气说”,与此相对应,抒写疏脱自适的性情和表现若有若无的生命境界是汤袁文学创作中较为显著的两个共同特征。
袁于令与柳浪馆评点"临川四梦"
作者:郑志良  来源:文献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川四梦”  评点本  袁于令  袁宏道  批评  汤显祖  文字 
描述:在汤显祖"临川四梦"的众多版本中,柳浪馆刊本常为人们提及,它们分别题为《柳浪馆批评玉茗堂紫钗记》、《柳浪馆批评玉茗还魂记》、《柳浪馆批评玉茗堂南柯记》、《柳浪馆批评玉茗堂邯郸记》。由于它们是评点本,这些
以“情”为帜 率性张扬:论晚明情感美学的现代意义
作者:陈胤瑾  来源: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情”  个性自由  李贽  袁宏道  汤显祖  冯梦龙 
描述:明代中叶以来,李贽、袁宏道、汤显祖、冯梦龙等诸人掀起了一股巨大的情感美学思潮,极力推崇人的自然情感,以对抗程朱理学。而在他们的诸多理论和文学创作中都迸发出个性自由解放、自我意识觉醒等具有现代意义的火花,对后世影响深远。
连城“竹安寨”
作者:延青  来源:福建文学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连城  风景区  石门  雄鹰  水门  袁宏道  高等植物  地貌景观  马头山  低等植物 
描述:连城“竹安寨”
潘之恒评传
作者:赵山林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潘之恒  《牡丹亭》  汤显祖  杜丽娘  戏曲理论  “才”  中国古代戏曲  黄金时期  “度”  袁宏道 
描述:明代万历年间(1573—1620),是中国戏曲史的一个黄金时期。汤显祖、沈璟等剧作家,王骥德、吕天成等戏曲理论家,都活动于这一时期,并且各有其卓越的建树。还有一位安徽籍的戏曲理论家,他一生的戏曲活动与这一黄金时期相始终,也是不应该被忘记的,他就是潘之恒。
眼空千里独立一时:徐渭人格论
作者:刘彦君  来源:戏剧杂志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四声猿》  《徐文长传》  袁宏道  《歌代啸》  《万历野获编》  《雌木兰》  墓志铭  《女状元》  人格理想 
描述:眼空千里独立一时──徐渭人格论刘彦君戏剧在明代的历程步履唯艰。此时的剧坛,日后无比璀璨的文人创作园地还象浓雾晨星一样寥落。一位戏剧家登临家乡的会稽山顶,面对气色远古,混沌未分的苍茫山峦,慨然仰叹,引亢长啸。这啸声,虽然伴随着一丝先觉者的孤独和过多的苦...
《虞初志》三家评略论
作者:孙庆茂  来源:明清小说研究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虞初志》  汤显祖  袁宏道  《西游记》  袁中郎  章回小说  《续齐谐记》  《柳毅传》  评略  唐人小说 
描述:《虞初志》三家评略论
诗缠病与病缠诗
作者:范一直  来源:医药与保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郁达夫  史铁生  黄景仁  “穷而后工”  《我与地坛》  袁宏道  无关系  汤显祖  王安石  文学现象 
描述:诗缠病与病缠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