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产国际与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斗争
-
作者:周世慧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央苏区 共产国际 蒋介石
-
描述:共产国际与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斗争
-
雪窦寺与蒋介石一家的“佛缘”
-
作者:王舜祁 来源:民国春秋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蒋介石 民国时期 溪口 佛缘 日本曹洞宗 声名大噪 《心经》 佛教协会 天台宗 住持
-
描述:在蒋介石的家乡浙江奉化溪口西北的雪窦山上有一座著名古刹,名曰雪窦资圣禅寺,简称雪窦寺。因宋代仁宗皇帝梦游雪窦山,理宗皇帝御书“应梦名山”而声名大噪,南宋时被定为“天下禅宗十刹之一”。民国时期,蒋介石
-
武将教出弱书生
-
作者:王艳鹏 来源:意林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白先勇 白崇禧 蒋介石 武将 满江红 牡丹亭 父亲 昆曲 台湾 现代文学
-
描述:子承父业,往往不能发扬光大。否定之后,常常别有洞天。而在那否定之中,隐着一脉相承。如果是通过昆曲《牡丹亭》知道了白先勇,你怎么也不会想到他是白崇禧的儿子。白崇禧是战场上的名将,在军事指挥上有小诸葛之称;白先勇则是一介书生,文文弱弱,在文学上,人们拿他和张爱玲比,可见其风格与白崇禧有多大的差异。
-
白先勇姹紫嫣红看遍,奈何无常
-
作者:李乃清 来源:南方人物周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白先勇 牡丹亭 蒋介石 无常 理想爱情 宋美龄 父亲 张爱玲 宋庆龄 白崇禧
-
描述:"时间它是个常数,一直在那里,谁也逃不过,永远都在走,可我们存世的事没一个是永远的,就是佛讲的‘无常’。《牡丹亭》表面上写一段那么美的理想爱情,其实它背面传递的,最美的东西还是无常的"
-
白先勇:父亲白崇禧是时代的挽诗
-
作者:范宁 来源:长江文艺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白先勇 白崇禧 父亲 蒋介石 牡丹亭 武汉 挽诗 国民党将领 小说 时代
-
描述:他的小说如风,从海峡对面吹来,吹动《孽子》的发梢,吹拂《台北人》的眼眸,吹散《纽约客》的低吟。他的戏剧如梦,惊起青春版《牡丹亭》一阕悠悠的昆腔。而如今,他又沉潜历史江涛,将历史影像著作《白崇禧将军身影集》带到武汉,还原父亲一个深邃的旧影。
-
文史博览
-
作者:暂无 来源:文史月刊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陈独秀 蒋介石 徐志摩 郭沫若 共产党的领导 人物形象 梅兰芳 《牡丹亭》 文史 国共合作
-
描述:、朱亥、魏王、唐睢等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剧中的魏王,有讽刺蒋介石之意,演出后遭到禁止。全国各地,直到解放以后,很多剧院上演《虎符》,《虎符》可视为郭老的一部代表作。
-
读书
-
作者:暂无 来源:新闻周刊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白先勇 普罗旺斯 自由主义知识分子 冯玉祥 广西师范大学 蒋介石 三星堆文化 民主政治 史料价值
-
描述:读书
-
毕生的追求:郭沫若“人民本位”思想述略
-
作者:菲雯 来源:党史纵横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郭沫若 人民本位 王国维 闻一多 蒋介石 人民意识 《讲话》 王安石 历史人物 抗日战争
-
描述:郭沫若是我国杰出的作家、诗人和戏剧家、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他在科学文化方面作出的贡献,在革命实践中立下的功绩,赢得了全中国人民和世界进步人士的尊敬。他的等身著作在“人民本位”思想的光耀下永载史册。
-
小学历史的“顺向导学”
-
作者:陈长永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小学各科教学)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学历史 西安事变 蒋介石 共产党 历史教学 教学程序 日本帝国主义 王安石变法 卢沟桥 顺向
-
描述:小学历史的“顺向导学”
-
应是“钧座”
-
作者:石谷文 来源:咬文嚼字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四川军阀 《长征》 国民党军 电视连续剧 红军长征 蒋介石 《红岩》 高级将领 刘湘 总司
-
描述: 《长征》(电视连续剧)某集里,国民党四川“剿匪”总司令刘湘(四川军阀)在向手下的一个旅长郭勋祺部署任务时,郭勋祺多次称刘湘为“军座”(见字幕)。这个“军座”的“军”字错了,应为“钧座”。 国民党军政界素以“×座”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