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9)
会议论文(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0)
按年份分组
2011(1)
2010(3)
2007(1)
1995(1)
1994(1)
1993(1)
1992(1)
1985(1)
按来源分组
福建茶叶(3)
农业考古(2)
中国茶叶(1)
杭州(下旬刊)(1)
全国新书目(1)
茶叶(1)
汤显祖与茶
作者:侯德云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茶诗  茶诗  《牡丹亭》  《牡丹亭》 
描述:了汤显祖及他的戏剧和诗文。
陆游茶诗辑注:唐宋茶诗汇辑之二
作者:方健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游  茶诗  枢密院  剑南诗稿  四川  绍兴  地方官员  自注  入蜀  王安石 
描述:官,在西北边陲参预军机,遍历蜀中胜地,爱其风物,诗思如泉,佳作迭出。为纪念这一生中难忘的辉煌生涯,陆游将其诗文集分别命名为《剑南诗稿》和《渭南文集》(下简称《诗稿》、《文集》)。应召东归后,曾任福建提举常平茶事、礼部郎
阮元与茶
作者:钱时霖  来源:福建茶叶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海堂  汤显祖  林茶  六安茶  《经籍纂诂》  木棉花  《十三经注疏》  茶诗  《史记》  雁荡山 
描述:阮元与茶
茶诗六首
作者:李茂荣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松萝茶  牡丹亭  竹叶青  峨眉山  浙江省  诗魂  茶诗  汤显祖  临川  三重 
描述:茶诗六首
曾巩、陈襄、黄庶与茶
作者:钱时霖  来源:福建茶叶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  茶诗  《元丰类稿》  “唐宋八大家”  新茶  浙江雁荡山  中国古代神话  梅尧臣  七言古诗  耶律楚材 
描述:曾巩、陈襄、黄庶与茶
耶律楚材、虞集、谢宗可与茶
作者:钱时霖  来源:福建茶叶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虞集  耶律楚材  苏东坡  雷车  茶诗  尘塞  龙井茶  轮车  胡为  赤城 
描述: 耶律楚材、虞集、谢宗可都是元代人,他们都写过一些优美的茶诗。 耶律楚材(1190—1244):元代大臣。字晋卿,契丹族,辽皇族子孙。太宗即位后,为之定策立仪制。破金汴京时,废屠城旧制,重视文教建设。又开科取士,释放被俘为奴的汉族儒人,在朝三十年,官至中书令。有《湛然居士集》
日铸茶诗话
作者:钱时霖  来源:茶叶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词  欧阳修  评价  两浙  名茶  记载  黄庭坚  晏殊  煎茶  茶诗 
描述: “日铸茶”产于绍兴日铸山,又名“日注茶”。为许多诗人所吟咏,亦被载入许多史籍。最早记载日铸茶的书是北宋欧阳修撰的《归田录》,对日铸茶作了高度的评价。书云:“草茶盛于两浙,两浙之品,日注为第一。”北宋词人晏殊《烹日注茶》诗:
古意绵绵似陈茶:品读《郎鸿叶书法集》
作者:侯军  来源:全国新书目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法作品  绿茶  中国茶  茶诗  茶俗  茶史  品读  民谚  周亮工  孙过庭 
描述:民谚云:墨要陈,茶要新。这大概是很多茶人都认可的说法。茶以新为上,大抵是在散泡绿茶兴起以后才形成的观念,因为绿茶要保持其嫩绿和鲜香,这才有了宁饮清明前,不喝谷雨后之类茶俗。可是翻看茶史就会发现,绿茶的兴
龙井问茶记
作者:米娜  来源:杭州(下旬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龙井茶  茶诗  杭州  虞集  喝茶  西湖  农家  水分  主人  元代 
描述:元代虞集咏茶诗有"烹煎黄金芽,不取谷雨后。同来二三子,三咽不忍漱",说的便是杭州龙井茶。到了杭州,西湖龙井万万不能错过,这闻名遐尔的江南名茶和西湖一样,成了杭州一张飘着香气的名片。金秋时节,慕着茶香,一早便从上海跑到杭州买茶。
汤显祖与茶
作者:侯德云  来源:中国茶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遂昌  采茶  雁荡山  茶马交易  茶诗  代表作  戏剧  作者 
描述: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末期戏曲剧作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清远道人,晚年号若士、茧翁,江西临川人。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任南京太常寺博士、礼部主事等职。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代表作有《牡丹亭》、《紫钗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