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千古伯乐”欧阳修
作者:晏建怀  来源:时代青年(上半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宋仁宗  曾巩  伯乐  苏轼  文章  张方平  苏洵  梅尧臣  晏殊 
描述:,极尽赞美,竭力推荐,使当时一大批籍籍无名的青年才俊脱颖而出,名垂后世,堪称“千古伯乐”。 宋仁宗庆历元年(1041年),当时还默默无闻的曾巩,给文坛泰斗欧阳修写了一封自荐信,并献《时务策》,表达政见。
考官避错嫌,苏东坡丢状元
作者:魏羲之  来源:文史博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苏轼  苏东坡  文坛盟主  唐宋八大家  曾巩  考官  状元  选拔人才  苏洵 
描述:。 对于三个来自天府之国四川的才子,欧阳修早有耳闻,况且苏洵从四川来时还带来了当时四川长官名儒张方平的推荐信。见面之后欧阳修看到苏轼兄弟器宇不凡,对他们更是刮目相看。 按照科举考试规定,春闱是科举考试的最高等级,也是举子们最荣耀的时刻,有资格参加的都是已经取得举人资格的学子。时间一般从正月到三月,历时九十天之久。 先考历史或者政论;接着考经典古籍;然后在皇帝的监察之下考诗赋,最后再考策论。不少考生因为体力不支中途退出,眼睁睁看着就要进入官场也只能望殿兴叹。而苏轼兄弟凭着自己的强健体魄和深厚功底,一步一步走到了最后。每场考试都优等过关。最后一场考策论,苏东坡才思敏捷,挥洒自如,很快就完成了一篇经典之作《刑赏忠厚之至论》。 主考官欧阳修看到这篇文章,不禁拍案叫绝,他传给同考考官梅圣俞等人欣赏。
到底谁是“苏老泉”
作者:暂无 来源:编创之友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苏洵  社会科学  欧阳修  墓志铭  曾巩  挽诗  论据  居士  老人 
描述:“苏老泉”是苏洵之号还是其子苏轼之号,自宋以来,多有称苏洵号老泉者。牛宝彤在《社会科学》第9期就此著文指出,这是“子冠父戴”,应当纠正。论据有三:一、苏轼《阳羡帖》上有“东坡居士,山泉老人”字样的图章印记;二、欧阳修,曾巩等与苏洵同时代人,为苏洵写的墓志铭、哀词、挽诗等,均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