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灵魂的安顿与赋形:刘绍军《黑草屋》的诗性探求
作者:谈爱年  来源: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黑草屋》  情感内涵  美学品质  艺术表现 
描述:刘绍军的《黑草屋》以醒世者的孤独与超越,表达了灵魂安顿的主旋律,这在当代消费文化语境中尤其难能可贵。《黑草屋》以其感发力与思致力的统一形成特有的美学品质,既具备感性的生动性,又不乏思辨的深邃性;既直面日常生活,又不乏文化蕴含。其与情感内涵相适应,在艺术上表现出对中国诗歌传统自觉的借鉴与突破。
《牡丹亭》中梦意象的美学分析
作者:姚华  来源: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事》  《牡丹事》  梦意象  梦意象  象征意蕴  象征意蕴  艺术表现  艺术表现  结构功能  结构功能 
描述:"临川四梦"中的<牡丹亭>是汤显祖"因梦成戏"的典范之作,其中的梦意象无论是创作手法还是艺术成就都达到了梦意象发展史上的巅峰.本文试图运用美学的方法与视角,对<牡丹亭>中的梦意象在文本的主题、艺术表现和结构方面所起的作用进行分析,从而探寻<牡丹亭>中的梦意象的象征意蕴、艺术表现手段和结构功能.
时尚潮流下的舞台艺术创新——舞剧《牡丹亭》和《红楼梦》观后感
作者:张践  来源:剧影月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红楼梦》  《牡丹亭》  艺术创新  舞剧  舞台  时尚潮流  观后感  艺术表现 
描述:最近几年,舞剧的艺术舞台上多有创新之作,从《红楼梦》、《一把酸枣》到《牡丹亭》,都堪称国内优秀作品,它们给人带来艺术享受之余,也呈现出舞台艺术表现方面的一些创新思维。由南京军区前线文工团编演的舞剧《牡丹亭》和由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编演的舞剧《红楼梦》,都来自于我
后记
作者:暂无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珠玉词》  艺术表现  宋词  晏殊  北宋  抚州师专  中文系  江西  序言  教授 
描述:千古传诵,至今仍然使人从中得到艺术的享受。
论古典诗歌审美的纵向比较
作者:陈定玉  来源: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歌审美  《桃花源诗并记》  王安石  陶渊明  “变”  艺术表现  李商隐  《孟子》  创作意图  诗歌创作 
描述:的新东西
王安石诗三题
作者:周啸天  来源: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诗  李商隐  杜诗  杜甫  咏史诗  诗歌创作  创作倾向  态度  艺术表现  地主阶级 
描述:赘扬备至了。
情感与形式--看《换个活法》的两点感受
作者:郭夫郁  来源:中国电视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情感与形式  画面造型  明暗对比  艺术作品  电视剧  艺术家  艺术表现  《罗米欧与朱丽叶》  艺术追求  汤显祖 
描述:最温馨的港湾、最凶险的飓风、最神秘的“百幕大三角”,也是古今中外文学艺术家们最钟情的表现对象。说白了,爱情题材既是永恒的题材,又是熟透了的题材。想在这个领域中出新、抓人,比前些年闯禁区的难度还要大,不仅要有勇气,更需要艺术家的才气与能够出新
释梦:话剧《寻梦》解析
作者:马也  来源:剧本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寻梦  汤显祖  弗洛伊德  艺术表现  杜丽娘  牡丹亭  文工团  无关系  柳梦梅  自由境界 
描述:么都不是它就什么都是,因而梦可以成为艺术表现的对象和文化研究的对象。专利与权力、道德与法律、习惯与规则可以直接指向并干预人类生活的所有
评王英志《性灵派研究》
作者:程相占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性灵派研究》  王英志  性灵说  袁枚  美学思想  艺术表现  精神实质  公安三袁  中国新文学  创作主体 
描述:评王英志《性灵派研究》
论临川剧作艺术表现的独创性及其成因
作者:黄仁生  来源:中国文学研究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临川四梦》  艺术构思  杜丽娘  “梦”  艺术表现  《紫钗记》  创作手法  卢生  《牡丹亭》 
描述:基发挥了黑格尔的“情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