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广昌“孟戏”的考察与研究
作者:李启福 李上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形态  传说故事  田野调查  历史渊源  艺术特点  孟姜女  高腔 
描述:孟戏指专演孟姜女传说故事的戏曲,它作为成熟的一种戏曲形态,又名盱河戏,形成于明朝,距今五百余年。其唱腔以高腔、并吸取四大声腔之首海盐为主,特点鲜明、音乐古朴;具有元代古南戏曲音韵。笔者曾对江西广昌甘竹镇孟戏做了田野调查,试图通过探究孟戏的历史渊源、独特艺术特点及其发展现状,对挖
“罗汉灯”舞进英雄城
作者:汤民  来源:江西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罗汉  民间艺术    深刻寓意  技巧动作  抚州地区  招财进宝  从不同的角度  艺术技巧  艺术特点 
描述:“罗汉灯”舞进英雄城
清代宜黄戏的剧目及舞台艺术特点
作者:曾琪 杨菁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艺术特点  宜黄腔  戏曲  剧目  清代  脸谱  人物形象  舞台  剧种  江西省 
描述:江西素为戏曲之乡,明清以来,各种声腔剧种在江西剧坛争奇斗艳,盛极一时。首创以胡琴伴奏的二黄调已是今日许多剧种的主要曲调,其源未有定论,其中有一说认为出于江西宜黄腔①。宜黄戏是江西省地方的戏曲剧种之一,旧称宜黄班,发源于宜黄地区。宜黄戏大多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