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
地方文献 (2)
按年份分组
2013(1)
2010(1)
1995(1)
1987(1)
按来源分组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
电大教学(1)
今日重庆(1)
上海戏剧(1)
昆曲摭憶⑩ “转身”,惊梦依然
作者:朱锦华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牡丹亭  音乐  演出  老师  梅兰芳  演员  艺术氛围  昆剧  小生 
描述:邯郸梦》和精华版《长生殿》连续获得了第12、13届文华奖音乐创作(作曲)奖。虽说他是昆曲音乐家,但其实最初他就是以昆大班演员身份被招进上海市戏曲学校的,因此戏也演得非常棒。近年来他在《狮吼记·跪池》里饰演的苏东坡,既有诙谐的大男子主义,但又不失大学士的风范;《寻亲记》里的周羽,不仅唱念讲究,连台步也是那么潇洒。他演戏,至今还保留查资料、写演员手记的习惯……
艺术:来来往往
作者:熊怡 刘汪洋  来源:今日重庆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重庆市  戏剧梅花奖  获得者  艺术家  艺术氛围  牡丹亭  三十年  高雅艺术  艺术中心  文化艺术 
描述:,重庆市民迎来了"梵高"、"塞尚","女驸马"、"牡丹亭",以及全国的杂技、魔术高手。也感受了世界知名小提琴家伊扎克帕尔曼,中国戏剧界"大导"林兆华等名家解读"高雅艺术"。
柳永《雨霖铃》的艺术特色
作者:曾土良  来源:电大教学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柳永  心理活动  白描手法  艺术感染力  晏几道  艺术氛围  朱淑贞  天仙子  艺术特色  《楚辞集注》 
描述:其中一些当时被人们交口赞誉的“金曲”失去了它的光泽,只剩下苏、柳、辛的三支曲子,流传至今,长盛不衰,尤以柳永的《雨霖铃》更以其真率明朗之美,而愈来愈显露出熠熠生辉的艺术光彩。
“赌薄艺随身”与“赌博艺随身”——晏殊(山亭柳 赠歌者)异
作者:杨友祥  来源: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词  《阳春》  歌女  蜀锦  尖新  缠头  行云  花柳  艺术氛围  二晏词 
描述:“家住西秦,赌薄艺随身。花柳上,斗尖新。偶学念奴声调,有时高遏行云。蜀锦缠头无数,不负辛勤。数年来往咸京道,残杯冷炙谩销魂。衷肠事,托何人?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一曲当筵落泪,重掩罗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