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89)
报纸(8)
图书(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62)
地方文献 (32)
红色文化 (3)
地方风物 (1)
按年份分组
2014(7)
2011(7)
2009(7)
2008(6)
2007(7)
2006(3)
2005(9)
2004(1)
1996(2)
1971(1)
按来源分组
上海戏剧(4)
收藏(1)
中国新闻周刊(1)
寻根(1)
中国黄金珠宝(1)
志文出版社(1)
炎黄世界(1)
湘潮(下半月)(1)
民间文化(1)
咬文嚼字(1)
温古知今
作者:刘树人  来源:中国书画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法传统  求新求变  艺术家  流行书风  博采  博与专  书法艺术  民间书法  李瑞清  生厌 
描述:,未得其神理,因而画虎不成反类犬;或者自己本身就是一个俗气之人,虽然竭力模仿,终是效颦东施。
牡丹还魂--从青春版《牡丹亭》开始的“文艺复兴”
作者:李娜  来源:华文文学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汤显祖  文艺复兴  艺术家  牡丹亭  历史记忆  白先勇  文化使命  场景处理  综合艺术 
描述:与美的感动,拨动了国人沉睡于历史记忆中的诗心诗眼。
我发现了春天
作者:王志洁  来源:小读者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发现  天空  柳条  小草  春风  王安石  柳梢  五彩缤纷  贺知章  艺术家 
描述:我发现了春天
识君应是千古事——《范曾诗画集》序
作者:李存葆  来源:海燕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物画  庄子  书画家  作品风格  艺术家  画集  中国画  功力  历史与现实  八十年代 
描述:典书;也把他视为风雅友,与之闲语如吟 东坡诗,还把他视为豪放友,与之畅叙如饮杜康醅。 情因遇故深,知音世所稀,每每与范曾兄相聚,我辄 能领略到“兰亭之会,竹林之欢”的超逸。
动机与选择 《紫钗记》排演读解
作者:郭宇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紫钗记》  排演  上海昆剧团  读解  “临川四梦”  汤显祖  “梦”  艺术家 
描述:排演《紫钗记》的初衷,源于做全汤显祖临川四梦的构想,这也是上海昆剧团一个多年的梦。被誉为第一流剧团、第一流演员、第一流剧目、第一流演出的上昆,如今如何再度通过动作予以印
泼墨雄江东:“金陵八家”之一吴宏的珍品之作
作者:李晖  来源:收藏界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金陵八家  珍品  江东  泼墨  艺术家  南京市  政权  书画 
描述:明朝灭亡,诸多的遗民书画艺术家,纷纷集聚到了故朝的南京(今江苏南京市)。随着清政权的巩固,复国无望,但他们又绝意入仕服务于新的政权。于是,怀念故国的情怀,促使他们隐居于山林,甘愿清贫,潜心于
古风新义:刘绍刚篆刻艺术的理性与浪漫
作者:王京涛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篆刻艺术  古文字  艺术家  简牍帛书  赵之谦  四大家  书法篆刻  艺术流派  学术  学者型 
描述:从晚清篆刻四大家中的赵之谦、黄牧甫,到近代的乔大壮、当代的蒋维崧,再到刘绍刚,一直延续着学者型艺术流派的精神。这派印风根植于传统,除了在艺术上追求古朴、含蓄、文雅的风格外,还讲求以古文字入印,用古老的字形、笔意诠释一个学者对篆刻艺术的理解
郭老对戏曲艺术和艺术家满怀深情
作者:安葵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艺术  戏曲理论  艺术家  汉城  汤显祖  研讨会  戏曲界  作品  老师  演员 
描述:评论。郭老是戏剧人的楷模,是戏曲界的骄傲。研讨会由本刊和中国五老公益工程组委会承办。会议由中国剧协分党组书记、秘书长季国平和本刊副主编赓续华主持。现将与会者的发言、文章摘要发表,以飨读者。
李浩:我是画师,也是厨师
作者:木子  来源:烹调知识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新西兰  厨师  品酒师  西餐  葡萄酒  工作室  奥克兰  中国功夫  艺术家  老人 
描述:如果用一本好书来形容一个内涵丰富的女人,那么有故事的男人则是一座迷宫,眼前的李浩,就是一个迷宫般的男人,他的身份有很多种,画家、品酒师、武术家、老师……而他还有一个我们熟悉的身份,厨师。只是,眼前这个厨师确实太不一般……
谈谈王安石的梅花诗
作者:戴华强  来源: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梅花  诗人  王安石  历史文化  道德观念  艺术家  描绘  题咏 
描述:人们对于梅花有着不同寻常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