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汤显祖文化增光添彩
-
作者:郑水松 施龙有 来源:浙江日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汤显祖 遂昌县 文化节 牡丹亭 国际学术研讨会 文化品牌 浙江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文化名人 昆曲
-
描述:这个秋天,因为一场文化盛会,遂昌将成为国内外“汤学”研究专家共同瞩目的焦点。$$这个秋天,因为一次汤显祖文化的深层次交流,遂昌将被国内60多家媒体聚焦和关注。$$广邀四海宾朋,共赴文化盛宴。2006年中国遂昌汤显祖文化节暨汤显祖国际学术研讨会,将于9月22日至25日在遂昌隆重召开。金秋9月,因为深厚
-
汤显祖文化就是最响亮的品牌
-
作者:宋挺叶名颉郑水松 来源:丽水日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遂昌县 历史文化资源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民族民间艺术 文化名人 昆曲 保护与开发 万历年间
-
描述:一部最古老的《牡丹亭》书价值多少,是可以评估的,但作为昆剧代表剧目的《牡丹亭》在世界文化遗产中的地位和影响,谁又能评估得出来呢?我市的遂昌是《牡丹亭》诞生地,与《牡丹亭》的作者汤显祖更为“亲密”。《牡丹亭》与汤显祖是遂昌的骄傲,打造汤显祖文化是历史赋予遂昌人的光荣使命。$$始创于明代万历年间的石练十
-
文明和文化差异不应是冲突的根源
-
作者:何洪泽 邹德浩 来源:人民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文明对话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文化差异 中国政府 交流与合作 文化交流 和平文化 社会制度 历史背景 宗教信仰
-
描述:文明和文化差异不应是冲突的根源
-
文化遗产不应是“免费午餐”
-
作者:谢志伟 来源:中国青年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免费午餐 世界文化遗产 丽江古城 两难之境 有偿开放 改善旅游环境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人的现象 古城保护 特色景观
-
描述:文化遗产不应是“免费午餐”
-
遍行祖国大地
-
作者:赵凌 袁顺华 来源:大美术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戏曲 昆曲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黄松 昆剧 表演艺术 祖国 杨贵妃 民间艺术家 中国传统文化
-
描述:“腔有数样,纷纭不类……惟昆山为正声,乃唐玄宗时黄幡绰所传。元有顾坚者,虽离昆山三十里,居千墩。精于南辞,善作古赋。扩廓铁木儿闻其善哥,屡招不屈。与杨铁笛,顾阿瑛,倪元镇为友。自号风月散人。其著有《陶真野集》十卷,《风月散人乐府》八卷行于世。善发南音之奥,故国有昆山腔之称。”——魏良辅《南词引正》
-
昆曲何以入选“人类遗产”
-
作者:栗建昌 满学杰 来源:瞭望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艺术 口头与非物质遗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代表作 《牡丹亭》 汤显祖 非物质文化遗产 折子戏 中国戏曲 传统戏曲
-
描述:十年前,当一块3.8 平方公里的盐碱 滩,在天津港区被蓝色的铁丝网圈起来时,一向见多识广的塘沽人,不知道这个叫保税区的开放区域,又要冒出什么新鲜事来。 1994年,首届全国保税区工作座谈会在津举行。带着同样的疑惑,记者听到的是,我国办自由贸易区的水平尚处在小学阶段。
-
说《牡丹亭》“赏心乐事”
-
作者:黄海澄 来源:中国京剧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演出 昆曲 剧目 戏剧家 非物质遗产 舞台 《牡丹亭》 明代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汤显祖
-
描述:说《牡丹亭》“赏心乐事”
-
传统与现代的对话——解读新编昆曲《临川四梦·汤显祖》
-
作者:孙书磊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川四梦 传统形态 汤显祖 昆曲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解读 对话 中国古典戏曲
-
描述:昆曲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世界首批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名录,且高居榜首,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她代表了中国古典戏曲的传统形态,体现了中国戏剧区别于西方戏剧的民族特质。然而,从发展的视角看,昆曲像所有的艺术一样,也需要在现代社会里寻觅到属于自己的现代生存方式。日
-
李纪历险记:真假李纪
-
作者:吴与伦 张美华 来源:新读写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险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学校校风 真假 华东师范大学 实验学校 校园文化 初级中学 社会声誉 人文气息
-
描述:华师大教师教育教席联系学校。[编者按]
-
“一名档案工作者应是首先想到未来的人”:国际档案理事会主席
-
作者:李文栋 来源:兰台世界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国际档案理事会 档案工作者 突出贡献 合作伙伴 档案意识 未来 主席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经合组织 现代化
-
描述:么?我们应该谦虚而谨慎。首先我们必须继续将网络的现代化运用在工作中。国际档案理事会是一个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