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阳关三叠
-
作者:张晓东 来源:写作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红楼梦 昆曲 京剧 上海昆剧团 白先勇 音乐 越剧 牡丹亭 阳关三叠 鲁迅
-
描述:壹昆曲读高中时看白先勇的小说《金大班的最后一夜》,开首一句道“梁谷音永远不老”。梁谷音怎么会永远不老?然而对于一个十五岁的男孩来说,这究竟不是很有意思,更何况他当时还在拿理查德·克莱得曼的餐厅音乐当宝贝。后来到上海,见识了上海昆剧团的《牡丹亭》。一出《游园》还没有演完,他的心都醉了。
-
文学瑰宝 经典佳作——小议文学题材邮票
-
作者:吴刚 来源:集邮博览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三国演义 邮票 文学题材 中国古典戏剧 西厢记 牡丹亭 发行 金陵十二钗 古代神话 红楼梦
-
描述:军》、《白蛇
-
名家也有失误时——读英译《红楼梦》偶拾
-
作者:朱曼华 来源:留学生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红楼梦 贾宝玉 英译本 诗词曲 外文出版社 抒情诗 阅读材料 生活情景 西厢记 牡丹亭
-
描述:“thefrogs croaking”(“蛙声”/“青蛙呱呱叫”),完全曲解了该诗原文的词义。至今仍未见过出版社或译者公开更正。我选英译《红楼梦》的片段作为阅读材料的初衷是基于
-
美人如花
-
作者:吕睿 来源:散文百家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女子 花园 杜十娘 红楼梦 牡丹亭 绛珠仙草 子曰 石崇 诗词歌赋 惜春
-
描述:因为是一名爱花之人,所以爱屋及乌,我也喜欢一切跟花有关的东西。美人如花,花也如美人,都不会招人厌的。我尤其喜欢那出既有美人又有花的评剧《花为媒》。对评剧说不上熟悉和热衷,不过自小也算耳濡目染,其中的《报花名》一段,我还会哼
-
江南行(三篇)
-
作者:王俏梅 来源:青年文学家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江南 梅花山 昆曲 夏秋 牡丹亭 现实生活 李香君 黛玉 红楼梦 女子
-
描述:寻梅几次去江南都是在夏秋,不是梅花时节。此次的江南之行是春节前后,正好可以赶上南京一年一度的梅花节。腊月的北方正是天寒地冻朔风刺骨,想象着经过两天的行程,就会满目香雪如云,于是,好像怀揣着对阔别已久的恋人的期待,开始了江南的寻梅之旅。
-
戏曲音乐大联展:听瑞鸣唱片《粉墨是梦》
-
作者:代延 来源:视听技术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音乐 演奏家 传统戏曲 中国音乐学院 蝴蝶夫人 录音 红楼梦 牡丹亭 黄梅戏 花木兰
-
描述:“瑞鸣”最新推出的这张《粉墨是梦》,从类型上看是张器乐碟。其取材上的巧,编创上的新,演绎上的精,再加上图文的雅,都造就成了这款新专辑的高品味和高欣赏价值。此专辑的副标题则是“梨园传清响,琴韵赋
-
园林·文学·绘画
-
作者:张四正 来源:中国园林杂志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园林造景 中国园林 中国绘画 文学作品 造园 重要内容 散文小品 红楼梦 大观园 牡丹亭
-
描述:散文小品,便常常带有浓重的园林韵味。而所谓园记,亦绝非止于记园,同样是文
-
倾听花开的声音——从《爱,是不能忘记的》等几部作品中品真爱
-
作者:刘浩 刘颖 来源:才智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爱情 真爱 作品 新写实小说 杜丽娘 红楼梦 忘记 牡丹亭 精神境界 张洁
-
描述:悲剧,无一不记载着人们探求真爱的足迹。在当代女
-
两种文化的背后
-
作者:王利器 来源: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两种文化 颜氏家训 红楼梦 王安石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北京大学 水浒 复连 解释 西藏
-
描述:这个问题,是我积年通过体验和感受,逐渐形成的初步观点,爱最录之,以为他日治两种文化之要删。一霍克思译《红楼梦》当年,日寇投降,北京大学复员,我应聘
-
漫说《红楼梦》中的戏剧
-
作者:凤生 于雷 来源:明清小说研究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剧作品 古典戏剧 汤显祖 天才 红楼梦 杜丽娘 画卷 爱情故事 人物形象 南戏
-
描述: 我们在欣赏《红楼梦》这一阔大斑斓的艺术画卷时,往往会被天才作家的博学多才所折服。曹雪芹用如橼大笔,描绘了封建社会末期纷纭复杂的生活,其文如行云流水,挥洒自如。整个小说,可以说是一座艺术的“大观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