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出古诗的意境
-
作者:高云霞 来源:新语文学习(小学中年级)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诗 王安石变法 诗语言 社会背景 梅花 准确理解 障碍 学习 精练 思想感情
-
描述:境,必须准确理解字词句的含义。古诗的意境,往往是由表现力强的词语构设的。因此抓住这类词语,分析、理解其所蕴涵的意义,就能进入诗的意境,打开诗人情感的大门。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为人所称道,为什么?如果换用其他词,有没有“绿”字那么形象、生动?一个“绿”字,让人似乎看到一阵春风刚过,随即出现一片翠绿,整个大地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从中折射出诗人思念春光旖旎的江南,急欲回乡的心情。此类例子很多,如“月出惊山鸟”的“惊”,“僧敲月下门”的“敲”等,不胜枚举。由此发现,富于表现力的词语大多数是动词。因此在鉴赏时应多注意动词。优秀的古诗中一般有脍炙人口的名句,这些名句往往是理解全诗内容的关键。 三、想象补白 诗歌的思路具有跳跃性的特点,这给理解诗意和体会意境造成了一定的障碍。
-
诗词中最传神的“字眼”例析
-
作者:钟达金 来源: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言艺术 诗词曲 中国古代 王安石 写作 表情达意 精练 形容词 宋代 苦吟诗人
-
描述:诗词曲是最精练的语言艺术。中国古代诗人历来十分重视"炼字",在写作时反复推敲,根据内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选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情达意。据说宋代王安石《泊船瓜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