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37)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33)
地方文献 (3)
地方风物 (1)
按年份分组
2014(1)
2013(1)
2012(3)
2010(2)
2009(2)
2008(4)
2006(2)
1991(1)
1985(3)
1964(1)
按来源分组
图书馆杂志(1)
江西教育(1)
诗选刊(下半月)(1)
文艺研究(1)
南风窗(1)
陶瓷研究(1)
科海故事博览(1)
商业文化(学术版)(1)
党员干部之友(1)
中国人才(1)
从周与秦之礼法看中国传统“法治”,看中国传统社会礼法之“治”
作者:赵薇  来源:商业文化(学术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法家  秦始皇  法治  法治主义 
描述:,是律,亦是礼,是德,是一个包罗甚广的综合,笔者回顾西周始至秦始皇时期法的发展历程,试论述中国传统特色的"法治"。
兵马俑不是为始皇而建
作者:暂无 来源:科海故事博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兵马俑  搜集资料  建筑学  陈景元  秦始皇  考古 
描述:南京72岁老人陈景元是建筑学专家,但从年轻时就对考古充满兴趣。数十年来,他不断搜集资料,实地考证,发现兵马俑的主人若是秦始皇的话,兵马俑的一些特征则成了难解的悬疑。
大师的荣誉与责任
作者:孟树锋  来源:陶瓷研究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责任  《周礼》  《诗经》  《史记》  《孟子》  《左传》  秦始皇 
描述:,在秦始皇焚书坑儒时,他将尚书藏在夹壁墙内而幸免于难。
秦始皇为什么要杀吕不韦:读《资治通鉴》之三
作者:韩毓海  来源:南风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资治通鉴》  吕不韦  秦始皇  政治制度  王安石  司马光 
描述:奏始皇正是通过解决吕不韦集团的问题,塑造了中国基本的政治制度,这种抉择的裂度和思考的深度,并不是司马光这样一味与王安石对着干的书生所能体会万一的。
历史课人物教学浅谈
作者:宋阳新 姜文英  来源:江西教育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学浅谈  历史课  君王  著名人物  小学历史教学  古代政治  秦始皇  王安石变法  历史人物  定阶 
描述:小学历史课本一个基本的特点是历史人物编写得多,编写得清楚。这些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往往是那个时代代表一定阶级在历史上对后来产生巨大影响的人物,了解了这些人物也就大致对那个时代有了一个初
避讳略说
作者:章惠康  来源:图书馆杂志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宗法制度  封建社会  史记  封建时代  十三年  唐太宗  旧唐书  司马迁  秦始皇  王安石 
描述:避讳,称为“国讳”或“公讳”,后者因全家都避讳,称为“家讳”或“私讳”。
谈谈关于秦始皇的评价和翻案问题
作者:史苏苑  来源:郑州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196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秦始皇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历史人物  翻案  封建国家  王安石  六国  中国历史  多民族  毛主席 
描述:一、为什么提出来这个问题?毛主席说:“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大家对于社会的历史只能限于片面的了解,这一方面是由于剥削阶级的偏见经常歪曲社会的历史,另方面,则由于生产规模的狭小,限制了人们的眼界”(《实践论》)。
中国古代公文的起源和发展
作者:霍蕴夫  来源:宁夏社会科学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官府文书  起源  王安石  文字  书契  甲骨文  古代公文  秦始皇  李世民  圣人 
描述:就是文字,“百官”就是国家机关官员。可见,公文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阶级和国家是公文产生
秦俑坑年代考辨--与陈景元同志商榷
作者:张占民 何欣云  来源:人文杂志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秦俑  俑坑  兵器  陈景元  年代考  秦始皇  武士  辎重车  斧钺  战车 
描述:取拆字的方法,把一
古籍保护中的防火等问题
作者:戴南海  来源:文博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图书馆  天一阁  防火建筑  藏书  政治原因  民族文化  古籍保护  胡应麟  秦始皇  损失 
描述:时,由于战乱使国家和私家图书遭受重大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