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教育与中国古代官吏的选拔
作者:黄维中  来源:中国公务员杂志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代官吏  学校教育制度  国子监  国子学  科举考试  官吏选拔制度  博士弟子  监生  王安石变法  中国古代 
描述:教育与中国古代官吏的选拔黄维中在中国古代官僚管理体制中,官吏的选拔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学校作为培养政府官吏的场所,很早就成为官吏选拔的途径之一。特别是教育与科举密切配合,相互协作,使学校教育不仅成为科举取土的辅助者,而且也成为直接供应政府官吏的机构。...
无愧苍天不负民
作者:袁江  来源:乡镇论坛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张伯行  土特产品  为政清廉  夜深人静时  科举考试  平反冤狱  民穷财尽  清正廉明  黄金 
描述:无愧苍天不负民袁江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虽然“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贪官污吏比比皆是,但也不乏洁身自好、为政清廉、出污泥而不染的“清官”。“清官”们或赋诗拒贿以明志,或题文撰联以自诫,也有世人作诗赞颂他们。笔者近日偶翻古书,拾得几则清廉诗文,兹...
壮族士人和理学
作者:黄昉  来源: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壮族地区  理学思想  唯心主义  汉族士人  陆九渊  周敦颐  知识分子  地主阶级  中国封建社会后期  科举考试 
描述:图就壮族士人接受理学及其影响的种种表现,作一肤浅的探讨。
宋代太学三舍法评述
作者:俞启定  来源:教育评论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三舍法  地方官学  科举考试  学校制度  太学生  国子监  科举取士  王安石变法  宋代  科举制度 
描述:)升级制,地方官学则与科举机构合而为一.由此可见,三舍法在中国教育制度发展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
“部”之由来
作者:冯铁金  来源:中国公务员杂志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吏部尚书  三国两晋南北朝  隋朝以前  文学艺术作品  户部尚书  《国史补》  《周礼》  科举考试  《明史》  资本主义国家 
描述:“部”之由来冯铁金新中国成立之后,“部”是国务院(1954年以前称政务院)直接领导下的行政机关。那么,“部”的由来如何呢?隋朝以前的职官治事机构叫做“曹”。《后汉书·百官志》三记载:东汉尚书分为三公曹、吏曹、二千石曹、民曹.南主客曹、北主客曹。三国两...
书院春风说大程
作者:许桂云  来源:中州统战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院  扶沟县  王安石变法  奠基者  以教化为先  二程理学  伦理道德  何出光  农民作家  科举考试 
描述:书院春风说大程许桂云“此处当年栖风驾,凤鸾栖处少严寒。至今雪弄荒台上,犹带春风气一团。“清人吕阳桐的这首诗,说的便是位于扶沟县城内书院街路北,由北宋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理学奠基人程颖创建的大程书院。程领(1032—1085)字伯淳,世称明道先生,洛阳...
古人拒贿诗联拾零
作者:王一乙  来源:作文世界(高中)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诗联  科举考试  主考官  地方官  古人  砚石  北宋  黄金  永乐年间 
描述:古人拒贿诗联拾零
落第诗
作者:暂无 来源:作文世界(初中)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科举考试  落第诗  幸灾乐祸  打油诗  宋代  曾巩  参加  燕子  秀才 
描述:宋代曾巩、曾晔兄弟,早年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都榜上无名,落第回乡。当时一些幸灾乐祸的人编了四句打油诗嘲笑他们。
王安石的“三舍法”
作者:罗传奇  来源:江西教育科研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三舍法  王安石变法  教育改革  科举制度  太学生  科举考试  兴办学校  范仲淹  教育事业  学校制度 
描述:起着积极的促进作
雍正四年停浙江乡会试始末
作者:夏卫东  来源:历史档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雍正四年  浙江  乡试  会试  科举考试  查嗣庭案  李元伟  刘绍曾  杨三炯 
描述:一事件的起因,历来史家观点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