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9)
报纸(1)
按栏目分组
地方文献 (6)
历史名人 (4)
按年份分组
2012(1)
2011(1)
2010(1)
2007(1)
2005(1)
1998(1)
1993(1)
1992(2)
1981(1)
按来源分组
普洱(1)
四川戏剧(1)
书城杂志(1)
抚州师专学报(1)
中国戏剧(1)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时代文学(理论学术版)(1)
中州学刊(1)
北方论丛(1)
文艺报(1)
昆曲精华版《牡丹亭》的魅力
作者:孙书磊  来源:文艺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牡丹亭  昆曲  精华  杜丽娘  华版  折子戏  服装设计  灯光设计  至情  离魂 
描述:2005年5月18日,为庆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 予中国昆曲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四 周年,东南大学和江苏省昆剧院联合举办“昆曲传 播月”活动,演出连台本戏精华版《牡丹亭》。在宁 高校师生一千余人前往东南大学礼堂观赏,盛况 空前。$$ 精华者,少而精致也。昆曲精华版《牡丹亭》改 编汤显祖的原
中国古代戏曲中的人鬼情二题
作者:许祥麟  来源:北方论丛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代戏曲  《牡丹亭》  人鬼恋  中国鬼戏  封建社会  封建礼教  离魂  情感方式  社会生活  异性恋 
描述:中国古代戏曲中的人鬼情二题许祥麟我们不认为有鬼魂的存在,中国鬼戏的作家们也并不一定都是有鬼论者,对一部分作者来说,他们或许仅借助鬼戏的创作折射人生、抒发胸臆、娱乐观众……但无论如何,既然他们选择了“鬼戏”这一形式,也就势必要在假定有鬼魂存在的前提下,...
《倩女离魂》简论
作者:付笑萍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离魂  爱情剧  封建礼教  浪漫主义手法  郑光祖  白朴  建家  《牡丹亭》  小说  关汉卿 
描述:爱情剧的创作,而且对后世作家产生了较大影响。 《倩女离魂》取材于唐代陈玄祐的传奇小说《离魂记》,它丰富了小说的表现内容,通过倩女与王生的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及其由此展开的戏剧冲突,以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歌颂了青年男女追求婚姻自由的反抗斗争精神,进一步深化了原小说的反封建婚姻的主题。 与陈玄祐的《离魂记》相比较,我们发现,郑光祖的《倩女离魂》对原作情节做了一些增
《聊斋志异》中的“痴汉”类型与特点
作者:李占稳  来源:时代文学(理论学术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聊斋志异  蒲松龄  孙子楚  异史氏曰  特点  牡丹亭  离魂  阿宝  态度  作者 
描述:痴,本是指人的一种精神病态,愚蠢呆头呆脑为痴。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却取用了痴的迷恋执着深情专一之意而且对这种痴是持肯定赞扬的态度的。他在《聊斋》中塑造了一批痴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在作者的笔下各具风采、千姿百态,放射着为众人所赞誉的艺术魅力。大致看来,《聊斋志异》中的痴汉主要可分为两大类:
惊梦·离魂·再生
作者:石麟  来源: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莺莺  离魂  惊梦  爱情  张生  郑光祖  杜丽娘  王实甫  汤显祖  浪漫主义创作方法 
描述:性的胜利。 值得庆幸的是,《西厢记》的作者毕竟不愿意让莺莺的思想停留在这样一个水平上。他挥动着艺术的魔杖,又塑造了一个张生梦境中的莺莺。你看她不顾山遥路远,千辛万
杜丽娘的潜意识——与祝教授谈《牡丹亭》
作者:于乐庆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潜意识  牡丹亭  汤显祖  情感意识  封建礼教  离魂  隐意识  理性  曲词 
描述:个人正在编写《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他担任《秋湖戏妻》、《倩女离魂》、《桃花人面》、《比目鱼》和《牡丹亭》的“批评”工作。突然,他把话题一下转到《牡丹亭》上:“你给学生讲过意识和潜意识哲学课,咱们今天主要谈谈杜丽娘的潜意识,好吗?”我点点头。祝:汤显祖在《标目》里说:“世间只有情难诉。”难述之情,不是浮情,而是深层潜藏的情感意识。这是全剧的眼目。于:作者在《题词》里说:“丽娘梦其人即病”,“而后死。死三年矣,复能溟莫中求得其所梦
汤显祖剧作与《红楼梦》
作者:邹自振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红楼梦》  曹雪芹  宝黛爱情  林黛玉  《邯郸梦》  杜丽娘  贾宝玉  离魂 
描述: 《红搂梦》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伟大的作品,它是曹雪芹在广阔的现实生活和丰富的社会史的基础上完成的,同时也是吸取和借鉴了前代优秀文学的传统和成就的结果。汤显祖的剧作就曾给予《红楼梦》的创作以深刻的影响与启示。
坂东玉三郎和昆曲艺术的普世价值
作者:郑培凯  来源:书城杂志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表演艺术  杜丽娘  汤显祖  牡丹亭  日本歌舞伎  昆曲艺术  中国传统戏曲  舞台演出  演员  离魂 
描述:一中国传统戏曲的作者一般都是文人,拍曲填词,以锦绣文章编出一段悲欢离合的故事。可是表演的人,往往不是来自社会上层,而是出身低贱的职业演员,经常在上层精英社会的娱乐场合演出。明清以来,家乐的传
梦里梦外都是情:以《西厢记》《倩女离魂》《牡丹亭》的比较研
作者:赵依  来源:四川戏剧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西厢记  西厢记  女主人公  女主人公  离魂  离魂  杜丽娘  杜丽娘  封建礼教  封建礼教  时代背景  时代背景  崔莺莺  崔莺莺  爱情婚姻  爱情婚姻  张倩女  张倩女 
描述:建科举时代才子佳人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满"故事;同是反封建礼教之作,甚至都用了梦幻描写这一艺术表现手法。
青春版《牡丹亭》 白先勇的青春梦
作者:Veronique  来源:普洱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白先勇  白先勇  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  离魂  离魂  大团圆结局  大团圆结局  中国古典文学  中国古典文学  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  张爱玲  张爱玲  红楼梦  红楼梦  乐感文化  乐感文化 
描述:对面知是谁"一句振聋发聩,固然能震得人心魄颤动,却到底不如"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一段能唱得荡气回肠、绕梁三日仍不绝其韵。更何况二八佳人因情而死、因情而生,情主至情,足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