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如梦:戏曲与梦幻的勾连
-
作者:郑传寅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我国古代 明代戏曲 社会人生 戏曲创作 戏剧文学 牡丹亭 剧作家 功名利禄 人生观
-
描述:远都是善于写梦的大手笔。在戏曲批评史上,不少理论家以梦释戏,对戏曲创作的心理过程和戏曲迷离惝恍的艺术特色进行了理论概括。汤显祖在《复甘义麓》中说:戏曲创作的心理过程是“因情成梦,因梦成戏”。明代戏曲批评家谢肇浙在《五杂俎》中提出了“戏与梦
-
饮酒百态
-
作者:雅士 来源:食品与生活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酿酒史 梦溪笔谈 星级宾馆 社会人生 起源 喜丧 《周礼 食酒 朱肱 文化
-
描述:以遣闷、生智、合欢。另据宋·朱肱《酒经》载:“大哉,酒之
-
滑稽谲谏——论传统戏剧精神
-
作者:徐建融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剧艺术 传统戏剧 文人士大夫 戏剧精神 道统 儒学思想 社会人生 汤显祖 生活真实 艺术形式
-
描述:的,有出于宋金杂剧的,也有出于宋元话本的……戏文的取材既如此之广,其所摹写的社会人生内容的丰富多彩,自不难想见。戏文之外,元代杂剧见于记载的更多,达560余本。《太和正音谱》卷首《杂剧十二科》分为:神仙道化、隐居乐道、披袍秉笏、忠臣烈士、孝义廉节、叱奸骂谗、逐臣孤子、拨刀赶棒、风花雪月、悲欢离合、烟花粉黛、神头鬼面。它的分类虽不甚精确,但杂剧反映社会人
-
人类苦恼和情感的流露与表现——论晏殊的词
-
作者:彭宇 来源: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情感体验 社会人生 宴舞 心境 笙歌 庭院 词学研究 景象 矛盾冲突
-
描述:呈现出一种季春景象般的残破和冷清,其中包含着深刻的个人生活感触和具有普遍意义的情感体验。晏殊的大部分词,总是隐含着一种幽深的苦恼,一丝不易觉察的感伤,一息对社会人生的喟叹。即使是在笙歌宴舞的大地欢乐场中,他也没有真正痛快过、酣醉过:“宝筝调,罗袖
-
治国者的困惑
-
作者:范炯 来源:领导文萃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社会人生 民族 王安石 明太祖 吕不韦 要义 君臣 交响曲 休止符 “无为而治”
-
描述:对于伟人,我们的前辈已经仰观得尽够、赞颂得尽够、艳羡得尽够了。 颂歌自有其生生不息的旋律,我们深知。而此刻,我们只着眼于社会人生的变奏,着眼于“英雄交响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