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巴蜀中秋习俗
作者:刘时和  来源:巴蜀史志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习俗  巴蜀  《周礼》  礼制 
描述:据考证,中秋源于古代帝王祭拜月亮的礼制活动,“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
元帝到新莽时期的礼制变革
作者:禹平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汉元帝  王莽  礼制  周礼 
描述:西汉元帝登基以后,实行全面尊儒,以儒家经说为准绳,审视汉初以来的礼制,并将以为不合古制的部分以周礼作矫正。王莽掌政之后,在礼制方面,进一步推动了元帝以来儒家化礼制变革的进程,如在宗庙礼制方面,禘祫礼
《永乐大典》之《张协状元》应是元初作品
作者:刘怀堂  来源: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张协  张协  避讳  避讳  丝鞭  丝鞭  礼制  礼制 
描述:《张协状元》是《状元张叶传》的改编本,从宋人避讳和接丝鞭的习俗看,后者是南宋末期的本子。前者在保存后者部分面貌的基础上改变其中的一些内容。这些内容除宋人避讳、接丝鞭的习俗外,还包括宋廷礼制。通过分析
周“礼制”与《考工记·匠人营国》对早期都城形态的影响
作者:焦泽阳  来源:城市规划学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礼制  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  宗庙  宫殿  都城形态 
描述:。只是由于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形态和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的局限才未出现如后世北京那样经典的,符合礼制都城形态的案例。
试论明代晚期董裕墓葬建筑文化与艺术价值
作者:刘芹 陈小浪  来源: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空间  形式  方位  礼制  建筑艺术 
描述:董裕墓为我国明朝晚期的官臣墓葬建筑,其墓葬建筑形式体现了我国古典建筑文化和谐统一的营造思想,石像生和雕刻等艺术在墓葬建筑中也体现无遗。董裕墓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为研究明代晚期官宦建筑提供科学的实证,呼吁相关单位对其应进行科学合理的保护。
《毛诗》郑笺与《周礼》
作者:沈薇薇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毛诗》  文明发展  中华民族  礼仪  礼制  郑笺 
描述:礼》。
山川异域 风月同天:中国中秋节与韩国秋夕节之异同
作者:周磊 颜红 闫晨晓  来源:中外文化交流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秋节  韩国  中国  《周礼》  礼制  节期 
描述:中国中秋节·韩国秋夕节之起源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载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古代帝王有春祭日,秋祭月的礼制,祭月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时逢三
中秋节的由来
作者:暂无 来源:考试.高考语文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秋节  传统节日  《周礼》  礼制  祭月  贵族  习俗 
描述: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
周礼的形成时间、特点及作用
作者:庄福林  来源:松辽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奴隶主贵族  周初  庶人  特点及作用  大夫  礼记  周公  形成时间  诸侯  礼制 
描述:规模地分封诸侯国,即“封邦建国”③,一方面扩编军队,除原来的戍卫宗周的“西六”外,在成周又建立了镇慑殷遗民的“殷八”④。但是,光凭武道去统治是不够的,还须以文道去怀柔。尤其是商末,纣王暴虐,百姓怨望,诸侯叛离,又加武王伐纣,动乱与干戈,大大
《汉语大词典》若干礼制词目释义献疑
作者:吕友仁 吕咏梅  来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汉语大词典》  释义  郑玄注  《周礼  《大词典》  《左传》  礼制  《仪礼·丧服》  孔颖达  鲁桓公 
描述:《汉语大词典》若干礼制词目释义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