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陆象山到王阳明
-
作者:華山 来源: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6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主观唯心主义 王阳明 陆象山 主观唯心论 知行合一 认识论 阳明哲学 致良知 哲学体系 宇宙论
-
描述:朱派,成为我国近古唯心主义思想的两大派别。
-
王阳明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思想
-
作者:孔繁 来源:教学与研究 年份:196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阳明 主观唯心主义 哲学思想 知行合一 仁民爱物 王守仁 陆象山 哲学著作 客观世界 客观事物
-
描述:外之物,无心外之理的说法,认为心是客观世界存在的本源。他说:“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于事亲,即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君,即事君便是一物,意在于仁民爱物,即
-
欧美的阳明学
-
作者:陈荣捷 石川梅次郎 华国学 来源:日本学论坛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阳明 王学 阳明学 朱子学 阳明哲学 中国哲学 传习 知行合一 陆象山 个人主义
-
描述:文,这是在欧美最初的关于朱子的论著。六十九年后出版了关于王学的专著,即Henke的《王阳明的生涯和哲学》。一八四九年The Chinese Repository登载了《朱子全书》中关于天地日月星辰的若干节。这是朱子著作最初的欧
-
教育孩子 贵在引导——王守仁《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读后
-
作者:董广文 来源:云南教育(基础教育版)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守仁 哲学思想 主观唯心主义 教育家 思想体系 心理特点 知行合一 教学实践 示教 陆九渊
-
描述:未脱离过教育活动。在教学实践中,他从“存天理,灭人欲”的意旨出发,大力宣扬“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
-
论王守仁良知说的形成
-
作者:林恒森 来源: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守仁 王学 致良知 本体 知行合一 陆九渊 中国哲学史 学说 心外无物 心学
-
描述: 中国哲学史上往往以“陆(九渊)、王(守仁)心学”连称,然而陆、王在哲学史上的境迂则大不相同。陆九渊之学说未满百年“其说已泯然无闻。”(《宋元学案》卷五八);而王守仁在有明一代则开了另一种气象。黄宗羲在《明儒学案·姚江学案》的序中写道:“有
-
方东美论王阳明哲学:机体主义哲学
-
作者:沈素珍 钱耕森 来源:哲学动态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机体主义 王阳明 阳明哲学 知行合一 哲学系统 中国哲学 方东美 价值 原理 陆九渊
-
描述:方东美创造性地提出以“机体主义”哲学诠释中国哲学以及王阳明哲学。他从消极和积极两个向度对“机体主义”做了界定,认为“机体主义”与“二分法”和“二元论”是相反的,并断定“机体主义”是王阳明哲学的“起点”。他把“身、心、意、知、物”当做“元是一件”,
-
宋明理学与明末清初思想家
-
作者:汪学毅 来源:高中生学习(高三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末清初 黄宗羲 陆九渊 王阳明 思想家 中国古代 知行合一 宋明理学 进步思想 朱熹
-
描述:宋明理学是中国古代主流思想发展的重要阶段。在中国社会转型的前夜,明末清初出现了一批进步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一部分的内容因为涉及许多中国古代哲学问题与思想问题,可能初次接触,有点不易理解,但是如果我们仔细研究,必将会渐入佳境,大有收获,且会感到其中奥妙无穷,兴味无穷。
-
“理学”、“心学”及“鹅湖之会”
-
作者:李海军 来源:考试(高考 文科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理学家 心学 鹅湖 格物致知 认识论 客观唯心主义 世界观 陆九渊 主观唯心主义 知行合一
-
描述:晋南北朝是我国战乱、动荡和民族大迁徙时期,北方各游牧民族纷纷建立政权,如羯族建立后赵、鲜卑族建立北魏等。
-
阳明子的冥契主义
-
作者:陈复 来源:阳明学刊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阳明 经验 知行合一 宇宙本体 陆九渊 致良知 心学 龙场悟道 神秘主义 理性主义
-
描述:秘经验的理性态度;并详论龙场悟道的细节,厘清阳明先生冥契本体的经历,与不同阶段的主张,尤其指出学者因为忽视冥契主义,因此对阳明先生主张的"知行合一"有误解。本文引各种证据指出:阳明先生直至五十岁后才
-
禄隐 三点导读
-
作者:张明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唐宋八大家 社会问题 政论文 政治家 思想家 知行合一 赏析 北宋 散文
-
描述:美点赏析王安石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雄健简练,奇崛峭拔,一反当世空泛靡弱的文风。其政论文针对时政或社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