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殷周龟卜考
-
作者:刘玉建 来源:周易研究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龟甲 董作宾 周礼 龟卜 说文 占卜 郑注 甲骨学 汉书·艺文志 甲骨文字
-
描述: “《易》本卜筮之书”,(《汉书·艺文志》)人们常常“卜筮”联用。实际上,“卜”与“筮”并不是一回事。“卜指龟卜,“筮”指蓍筮。古之占卜以龟为主,龟甲之不足,代之以兽骨。但周秦典籍龟卜连言,而未及兽骨。盖龟灵于兽,只言龟而不言骨,乃省文之故,并非像有的学者所云“周秦之人不知有骨卜之事”。
-
殷墟玉璋朱书文字蠡测
-
作者:王辉 来源:文博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书文字 甲骨文字 《说文》 历史语言研究所 殷墟甲骨文 《周礼》 古文字 刘家庄 三星堆 郭沫若
-
描述:1985年5、6月间,安阳市博物馆在殷墟刘家庄发掘殷代墓葬62座,在其中十多座墓内的扰土中发现玉璋,上边多有朱书文字痕迹。由于玉璋长期湮埋在地下,经自然腐蚀,不少字已完全褪色。能辨认文字的玉璋残片共17片,分别出自M42、M45、M57、M64四
-
魌头上的历史、文化信息
-
作者:国光红 来源: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化信息 甲骨文字 穷奇 黄帝 汉代画像石 周礼 郑玄注 面具 说文 古文字
-
描述:熊皮者,以惊驱疫疠之鬼,如今魌头也。”“方相氏”即职有专操的巫觋。据《周礼》及郑玄注,是古巫方相氏戴了外蒙熊皮的面具以行巫事(郑玄释“蒙”为“冒”,冒即古帽字,用如动词,戴也),这种面具汉代人称为“魌头”;而魌头之所以作,一是为了大傩驱疫,一是为了驱方良(一种传说中的专食死人肝脑的恶鬼)。《风俗通》:“俗说亡人魂气浮扬,故作魌头以存之,言头体魌魌然盛大也。或谓魌头为‘触圹’,殊方语也。”应劭以为魌头之得名乃以其“头体魌魌然盛大”,此解犹未解,但据以可知魌头的另一个作用:存亡人之魂气;且知汉代方言又有把魌头称之为“触圹”的。“触圹”本是方相氏的行当之一,即《周礼》所谓
-
关於“辛”及其字族
-
作者:翟万益 来源: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说文》 甲骨文字 古文字 《说文解字》 许慎 刑罚 《周礼》 段玉裁 文字学 徐中舒
-
描述:关於“辛”及其字族
-
孔子“中庸”考释
-
作者:杨福泉 来源: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庸” 孔子 “中” 《六书故》 社会矛盾运动 甲骨文字 《周礼 说文段注 说文通训定声 中国青铜器
-
描述:孔子“中庸”考释杨福泉据现存史料,“中庸”一词最早见于《论语·雍也》,且仅出现一次。作为中国古代一种至高的哲学与道德规范,中庸的要义究竟何在?千百年来,聚讼不已。今天来看,似乎仍有研讨的价值和必要。从中字字源看,中的本义是指在中央旷地的旗帜(或徽帜)...
-
璋之名实考
-
作者:涂白奎 来源:考古与文物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牙璋 出土材料 《说文》 中原地区 甲骨文字 广汉三星堆 商代玉器 古文字研究 考古材料
-
描述:璋之名实考涂白奎在古代中国,玉器除用作装饰、玩赏外,在礼仪活动中作为重要的物质表现形式,还被广泛使用于宗庙祭祖、事神礼神。孔子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把玉帛作为礼制的体现物,其在礼仪制度中地位之重要也就可见了。根据古代文献,这些用于宗庙祭祀、事...
-
《诗经》中的几例“将”字
-
作者:张肖马 来源:文史杂志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经》 “将” 人称代词 《诗集传》 “作” 动词谓语 《周礼 “行” 甲骨文字 宾语
-
描述:,“祼”为宾语,倒置。但“厥作祼将”的句法有差别。“厥”乃人称代词,指代“殷士”。“作”训”“行”。《大雅·常武》:“王舒保作。”《笺》:“作,行也。”“祼将”为动
-
刑 天 考
-
作者:国光红 来源:中原文物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刑天 面具 黄帝 《周礼》 神话传说 三星堆遗址 上古神话 甲骨文字 守护神 《说文》
-
描述:刑天考国光红江西新干大洋洲遗址出土了一大批古器物,其中不乏奇特稀见之器。对这些奇特稀见器物之性质目前尚未见有人论及,而这些器物的性质又关系到遗址性质的最后确定。本文的结论就是从对这些器物的个别和综合考证得出来的。一、刑天就是枭阳标本067、069形制...
-
商寇探微
-
作者:钱茀 来源:民族艺术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甲骨文字 《说文》 甲骨卜辞 《周礼》 长江流域 闰月 祖甲 贞人 四邑 社会史料
-
描述:商寇探微钱 常任侠曾报道,殷墟出土过四目方相铜面具.许多研究者以此为商代有傩的确证。其实.这纯属误传.在已知我国全部出土文物中,从未发现有任何四四方相面具.①但是,商代有傩又是肯定无疑的,其真凭实据在甲骨文中,称为卜辞三例甲骨文,双称契文、龟甲文字、...
-
“裸用鸡彝鸟彝,皆有舟”解
-
作者:张桂光 来源:学术研究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承盘 鸡彝 甲骨文字 字条 异物 周礼 古文 多相 集释 形象
-
描述:之别,后世多相混,进而凡亦舟矣。”(见《甲骨文字集释》卷八“盘”字条下和卷十三“凡”字条下)。李先生指出“舟”为字误,这是正确的,但认“舟”为“凡”,则似欠审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