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5)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5)
按年份分组
1999
(2)
1998
(2)
1986
(1)
按来源分组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1)
文物
(1)
中国土地
(1)
安徽史学
(1)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1)
相关搜索词
田制
私田
土地赋税
周礼
固定税率
首页
>
根据【关键词:田制】搜索到相关结果
5
条
井田制的否定及其再肯定
作者:
韩国磐
来源: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田制
郭沫若
《周礼》
《韩诗外传》
《孟子》
《谷梁传》
客观条件
《古史辨》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农事诗
描述:
井田制的否定及其再肯定
井田制讨论的困难与不足
作者:
周新芳
来源:
安徽史学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田制
初税亩
中国古史分期
私田
理论建设
理论与方法
中国古代史
封建领主
金景芳
《周礼》
描述:
进入20世纪gO年代中期以来,井田制的讨论逐渐步入沉寂,出现了退烧现象。以1996年为例,全年发表的有关文章大致不足十篇,虽然其中不乏精品之作,但毕竟数量太少,难以形成争鸣局面。这种现象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其表层原因大类于莫金山所分析的古史分期沉寂的原因:问题争辩了几十年,人们为培养这株苗苗用尽了心血。如今,它虽已长成大树,却枝权众多,只开花木结果。园丁已衰老疲劳了,已不愿再为这棵'无果树'输肥添料了①。这种局面的深层原因,则与目前井田制研究所面临的困难有着直接的关系。首先是史料的问题。有关井田制研究的史料虽然不算多,却令人眼花镜乱,扑朔迷离。研究中,对古史资料的诠释不仅仅是相距甚远,甚至是大异其趣。关于井田制的描述材料,早期的无外乎《孟子}}、《周礼》等等有限的一些,但对同一条史料、同一句话的注解却各是其是,...
井田制中国最早的土地制度
作者:
文津
来源:
中国土地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田制
《周礼》
土地使用制度
土地赋税
土地管理制度
土地制度
道路系统
古文献
相地而衰征
有效管理
描述:
氏族社会的解体和土地王有制度的兴起,出现了代表王朝对王有土地的管理,即《周礼》六官或称六卿中的地官司徒及其所属官员共同组成的一个系统完整的行政管理机构。同时,还出现了对王有土地进行有效管理的制度,这就是中国古代最早出现的井田制。按照古文字的考释和古文...
关于《谈临沂银雀山竹书中的田制问题》的一处数字计算
作者:
魏建霆
来源:
文物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竹书
一夫百亩
临沂
田制
田昌五
数字计算
问题
周礼
文物
劳力
描述:
《文物》1986年第2期田昌五先生《谈临沂银雀山竹书中的田制问题》一文中写到:"我们知道,李悝的一夫百亩是按五口之家有一个男劳力计算的,《徕民》亦然。而这里既有六口之家,又有七口之家。据《周礼·
“周人百亩而彻”解
作者:
李根蟠
来源: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私田
租税制度
《孟子》
劳役地租制
《周礼》
固定税率
农民
周人
田制
《诗经》
描述:
“周人百亩而彻”解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