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荆公晚年耽于佛屠辨
-
作者:许怀林 吴小红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退隐 谈佛 用世 关注社会
-
描述:机,退隐后的王安石也并非只栖心释梵,而是密切关注社会,因此,晚年的王安石对佛教也是有所去取,以用世为要。
-
浅析苏轼乐观的人生态度
-
作者:韩雪 来源:北方文学·下半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生态度 苏轼 寄情山水 乌台诗案 王安石 司马光 实际效果 不同意见 中进士 用世
-
描述:在心上,依旧热爱生活。 一、寄情山水,力求超越 在经历了九死一生之后,苏轼怀着复杂的心情来到了黄州,坎坷的经历,艰难的处境,让他在“幽人独往来”的日子里,感到苦闷和矛盾。但当这种消极避世的念头在面对赤壁古战场时,却化作了豪迈奋发,从苏轼的心中喷涌而出: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这首词一开始就从宏大的时空环境中展开,写得雄浑豪放,气势磅礴。面对奔腾不息的长江水,诗人心潮澎湃:遥想当年,雄姿英发的周瑜在这里谈笑间歼灭了强大的敌军,何等的风神潇洒,何等的豪气冲天!作者自己也不禁欣然神往,想象他那样开创一番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