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3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8)
地方文献
(4)
按年份分组
2004
(1)
2003
(1)
1998
(2)
1997
(2)
1995
(2)
1994
(3)
1993
(1)
1992
(2)
1988
(2)
1981
(1)
按来源分组
四川戏剧
(2)
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艺术百家
(1)
长江文艺
(1)
戏曲艺术(北京)
(1)
上海戏剧
(1)
青海师专学报
(1)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
相关搜索词
《西厢记》
改编者
宝玉
恋爱婚姻
戏曲观众
王实甫
知识分子
离魂
孔尚任
剧情
人物形象
作家
凌■初
元杂剧作家
个性解放
女主人公
关汉卿
原始生命力
剧作家
北西厢
列夫·托尔斯泰
四大名旦
场所
首页
>
根据【关键词:王实甫】搜索到相关结果
2
条
日月相映,照世同辉:论《红楼梦》与《西厢记》
作者:
胡文彬
来源:
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厢记》杂剧
《红楼梦》
曹雪芹
爱情婚姻
《牡丹亭》
《石头记》
王实甫
《西厢》
林黛玉
宝玉
描述:
日月相映照世同辉──论《红楼梦》与《西厢记》胡文彬《红楼梦》与《西厢记》,一个是说部奇葩,一个是戏曲菁华。前者是小说家曹雪芹在诗词戏曲传统影响之下的小说化努力的结晶,后者是戏曲作家王实甫在诗词传奇传统影响之下戏曲化努力的硕果。两部作品日月相映,照世同...
略论《西厢记》与《牡丹亭》的团圆结局
作者:
陆力
来源:
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西厢记
杜丽娘
汤显祖
女主人公
意识形态领域
结局
崔莺莺
王实甫
老夫人
描述:
《西厢记》与《牡丹亭》均以“大团圆”作结,在艺术创作上表现出明显的影响与承继关系。尽管这种结局形式没有脱离男女受情关系中某种固定的悲欢模式,但是站在历史文化、艺术发展的角度全面审视之,两剧的团圆结局更突出地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丰富的思想内蕴。明晰地展示了元明两代进步意识形态发展变化的轨迹;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