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补校《宋史·司马光传》一则
-
作者:杨毅 来源: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马光 补校 神道碑 起居 文字 遣使 宋史 纪事本末 苏轼 王安石变法
-
描述:》删“辽人”二字,主语承前,变成敕边吏者
-
苏颂封还词头述评
-
作者:金圆 来源: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苗法 王安石变法 宋敏求 神宗 监察御史 忠于职守 封驳 中书舍人 京师 翰林学士
-
描述:作者认为苏颂等三舍人封还神宗任命的支持青苗法的李定的词头,其后果是不利于王安石变法的。但苏颂提出别赐李定一官置于京师考察后擢用的建议是有道理的。苏颂面对贬谪罢官的威胁,忠于职守,严于执法,敢于与皇帝的违制行为作斗争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
-
苏轼与王安石变法
-
作者:夏露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王安石变法 司马光 反变法派 反对派 宋代 熙宁变法 积贫积弱 农田水利 实际行动
-
描述:动,苏轼则稳妥求全,深思熟虑,拾遗补缺,功自不可磨灭。他们是宋代积弊的清扫者,同时又是宋代腐朽政治的牺牲品,政治上的悲剧的性质是相同的。苏轼既不是变法的反对派,也不是忽左忽右的动摇派,而是一个较为坚定的变法派。
-
从《疑孟》看司马光的学术思想
-
作者:杨渭生 来源:晋阳学刊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马光 学术思想 孟子 王安石变法 孔子 扬雄 独立思考 全盘否定 改革派 人性问题
-
描述:的改革派。司马光所撰《疑孟》等论著就
-
从苏轼的散文和诗看他的政治态度
-
作者:苏者聪 来源: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拭 政治态度 旧党 苏轼 新党 王安石变法 散文 神宗 统治阶级 政治观点
-
描述:苏轼迁徙流离的一生,首先就必须了解他对变法的态度,因为这一政治事件的开端关系到他以后一生的政治生涯,导致了他不幸的结局。因此,我们首先就必须谈谈变法的问题。
-
从一篇黑文看罗思鼎们对宋史和王安石变法的懵懂无知(对《从王
-
作者:邓广铭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197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罗思 考略 司马光 中国封建社会 四人帮 生产关系 儒法 论战 封建制度
-
描述:显赫地位,而且用了通栏的大字标题。这种做法,开前所未有之先例,也是“四人帮”在北京的御用写作班子“梁效”先后炮制的黑文从未受到过的宠幸。可见罗思鼎的这篇黑文受到“四人帮”的何等重视。
-
王安石变法与儒法斗争--驳罗思鼎歪曲王安石变法的几个谬论
-
作者:牛致功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7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大地主阶级 封建社会 统治阶级 儒法 历史依据 劳动人民 阶级矛盾 农民起义 封建国家
-
描述:,“是封建社会中长期进行的儒法斗争的继续”,为他们把阶级斗争的历史歪曲为儒法斗争史制造历史依据。同时,
-
法家路线推动生产、科学技术发展的生动记录--读沈括《梦溪笔
-
作者:周衍勋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7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沈括 劳动人民 梦溪笔谈 生产实践 法家 科学技术 王安石变法 路线斗争 奖励农耕 儒家
-
描述:、深入、持久地开展批林批孔的斗争中,用马克思主义批判儒家的书,研究法家著作,对促进我国科学技术沿着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胜利前进,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梦溪笔谈》是法家路线的产物
-
敢于革新的政治家王安石
-
作者:暂无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7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法家人物 儒家 大地主 变法思想 北宋 地主阶级 改革 宋神宗 桑弘羊
-
描述:亲走遍了大江南北,对当时社会的实际情况有所了解,感到儒家那些陈腐的理论对社会有害无益,不能利用。他对商鞅和桑弘羊等法家人物非常崇拜,认为只有按照他们的政治
-
关于北宋乡村下户的差役和免役钱问题
-
作者:朱瑞熙 来源:史学月刊 年份:196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下户 王安石变法 免役法 差役 北宋前期 熙宁 五等 农田水利 宋神宗 州县
-
描述:役极重。但这种论断缺乏充分的根据。在后一问题上,有的同志认为,变法时期开封府界以外全国各地的下户是否一律交纳役钱,无法确定;有的同志则认为原来规定下户免输役钱,但未能贯彻执行。我们认为,根据我们现已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