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1998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历史试题
作者:暂无 来源: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高校招生  统一考试  蒋介石  太平天国  丘吉尔  帝国主义  义和团  社会主义  王安石变法  资本 
描述:试题选登第Ⅰ卷(60分)一、选择题(共60分,每题2分。每题只能选一个答案)1.确立“中国人种自生说”最有力的证据是中国原始人类的A.传说、记载和遗址B.遗物、遗址和传说C.遗址、遗物和记载D.化石、遗址和遗物2.《周易》中八卦的总根源是A.天和地B...
论新党舒亶及其文学创作
作者:周建国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乌台诗案”  山水诗  《续资治通鉴长编》  王安石变法  御史中丞  苏武  新党  监察御史  新旧党争  《乐府雅词》 
描述:论新党舒亶及其文学创作
评王安石的史论
作者:陈润叶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历史学)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我国古代  圣人之道  理论价值  人类社会  自然界  唯物主义观点  历史上  具体说明  历史发展 
描述:王安石变法的评价也是有意义的。一王安石继承了我国历史上“气一元论”的朴素唯物主义观点。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而不是精神,并对世界万物的产生过程进行了具体说明,关于这些,早已有人详述。值得提出的是,王安石在肯定世界物质性的同时,认为物质的运动、变化是其固有的特
中国三次社会改革的历史沉思
作者:范和生  来源: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社会改革  王安石变法  戊戌变法  商鞅变法  中国历史  理论准备  政治制度  秦国  变法思想  文化环境 
描述:中国历史上,最早具有重大历史价值的改革,首推商鞅变法。商鞅处在政治分裂,礼崩乐坏的时代,当时各国诸侯都在探求怎样改革周王朝旧制以推动社会进步。商鞅变法前,秦国还是个文化落后的国家,要突破周朝旧制和秦国旧俗,甩掉文化落后的包袱,必须变法图强。公元前359年商鞅开始推行变旧
司马光经济思想刍议
作者:高荣  来源:张掖师专学报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马光  经济思想  王安石变法  北宋王朝  官僚士大夫  财政收入  中国封建社会  广开财源  三司使  经济政策 
描述: 司马光(1019-1086年)是北宋杰出的史学家和政治家,他曾历仕仁、英、神、哲四朝。在他初入仕途的宋仁宗统治时期(1023-1063年),北宋王朝就已陷入积贫积弱的危难境地,日益严重的财政危机无时无刻不在困扰着北宋最高统治者。许多不愿坐视北宋衰亡覆灭的官僚士大夫们,纷纷上疏
顾炎武的历史盛衰思想
作者:周文玖  来源:孔子研究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顾炎武  历史盛衰  人心风俗  天人感应  “天道”  郡县制  王安石变法  经世致用  《日知录》  《周易》 
描述:顾炎武的历史盛衰思想
利用历史插图培养学生能力
作者:徐爱明  来源:湖北教育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史插图  培养学生能力  历史教学  教材插图  王安石变法  记忆力  大泽乡起义  预期效果  记忆能力  黄巾起义 
描述: 历史教学中,我利用教材插图,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述记忆力、分析鉴赏力等等,取得了预期效果。 一、引导识图,培养观察力。首先,教给学生观察的顺序。
中国古代的经济
作者:周维美  来源:中学文科参考资料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代  资本主义萌芽  土地兼并  海外贸易  王安石变法  战国时期  宋政府  雍正帝  手工业  经济繁荣 
描述:[重点指津]本专题包括中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所采取的经济政策、土地赋税制度,古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以及各民族间经济交流和对外贸易等重点.经济发展原因及其对政治、文化、教育的影响是本专题的难点.
论欧阳修的晚年思想和《秋声赋》的主旨
作者:郑力戎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秋声赋》  晚年思想  王安石变法  青苗法  《离骚》  育苗法  《九辩》  《新五代史》  忧患意识 
描述:论欧阳修的晚年思想和《秋声赋》的主旨郑力戎欧阳修的《秋声赋》是宋代文赋的代表作,对于这篇赋作的艺术造诣及其在赋史上的开拓性的重要地位,古往今来,几乎是众口一词地给以肯定和赞扬。而对它的思想内容,则见仁见智,颇有争议和分歧。归纳一下,大致有以下一些说法...
怎样回答历史事件的根本原因
作者:王剑  来源: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史事件  根本原因  王安石变法  政权性质  对外政策  生产关系  上层建筑  历史唯物主义  帝国主义  南京临时政府 
描述:怎样回答历史事件的根本原因王剑近年来,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历史学科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不断提高,特别要求学生要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明显体现在我们经常可在历史训练题或高考试题中接触到要求回答历史事件的“根本原因”这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