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苏轼二题
作者:徐洪火 冯素芬  来源:成都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变革主张  王安石变法  一代文豪 
描述:文章针对视苏轼为王安石变法时期“保守派代表人物”的传统观点,以及当今有人企图贬低苏轼学术地位这两个问题,论述了苏轼在为官与为文这两个方面所具有的崇高地位。文章为人们正确认识苏轼,尤其是正确认识苏轼与王安石持不同政见的根本原因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酒困路长意,蹭蹬向谁摅——重读苏轼徐州作《浣溪沙》词
作者:李世忠  来源: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徐州  王安石变法  批判 
描述:苏轼徐州作《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历来被认为是歌颂劳动者、抒写农村风光并反映作者喜悦心情的名作。笔者参酌史乘查阅相关资料后认为,把这首词的创作主旨简单作以上认定并不全面。此词婉曲地表达了作者对王安石变法活动的批判,和在仕途上不得重用的苦闷情。
略论王安石变法与张居正改革成效不同之原因
作者:梁惠娟  来源: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张居正改革  成效  原因 
描述:王安石变法与张居正改革,都是在国家面临“积贫积弱”的相近背景下进行的。尽管都是为了革弊图兴,但改革却产生了迥异的社会效果。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改革的策略不同、改革的步骤不同、改革者的地位与权限不同、和同僚的关系不同、改革者的信念和毅力不同。
论王安石变法的失败原因及其教训
作者:陈深汉  来源: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政治改革  失败原因  教训 
描述:王安石变法是中国古代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 ,虽然最后失败了 ,但认真总结其教训 ,不仅关系到对王安石的评价问题 ,而且对当今的社会改革也能提供借鉴作用。文章试图从新的角度 ,对王安石变法的失败原因及其教训进行剖析。
北宋政治变革中的“天文灾异”论说
作者:孙小淳  来源:自然科学史研究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天文  灾异  北宋政治  王安石变法 
描述:治联系起来的学问 ,认为“国家将兴 ,必有祯祥 ;国家将亡 ,必有妖孽”。这样 ,“天文灾异”之学就成为传统经学的一个合理部分 ,成为一种政治批评与权力斗争的工具 ,在以儒家为主导思想的社会政治中发挥作用。文章以北宋时期关于“天文灾异”的论说 ,特别是王安石变革时期保守派与改革派利用“天文灾异”对新政的非难与辩护为例 ,探讨中国古代的“天文灾异”之学与国家政治的关系。
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分析及理财措施争论的新思考
作者:杨朝云  来源: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背景  分析  当代思考 
描述:整个社会的负担。在“人情谘怨”的情况下变法失败也实属必然。
王安石变法与美国20世纪30年代的新政
作者:李超民  来源: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新政  中国古代经济思想 
描述:提出美国 2 0世纪 3 0年代的新政农业政策曾经受到中国古代王安石变法的影响。当时 ,美国的农业部长华莱士在解决美国农业大萧条的经济政策中 ,曾经全面借鉴了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市易法等基本思想 ,为根本解决美国农业问题铺平了道路。认为青苗法和市易法等就是美国常平仓制度的原型。
王安石变法悲剧新解
作者:赵维平  来源:殷都学刊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悲剧  北宋 
描述:步 惟艰,最后以悲剧收场,主要原因是治国以理财为中心、君臣以求利为要务不为中期封建社 会意识形态所容忍,次要原因是王安石在对待政敌和盟友的策略失当,政治素养和人文素质 不够深厚。
王安石变法新论
作者:李立泉  来源:云梦学刊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名与实  赋与产  国与民 
描述:王安石变法具有三个特点 ,即重名轻实、重赋敛轻生产、重富国轻富民。它没有给百姓带来利益 ,相反加重了农民的负担 ,因此是注定要失败的
从王安石变法的实施途径看变法的消极影响
作者:李裕民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代政治体制  王安石变法  监察机构 
描述:线,使社会风气大坏,投机钻营者得势,贪污贿赂成风,政府成为腐败的温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