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苏轼诗歌创作的分期问题新探
作者:方然  来源: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诗歌  分期问题  《题西林壁》  思想情绪  王安石变法  陶渊明  黄州  《冷斋夜话》  苕溪渔隐  “乌台诗案” 
描述:苏轼诗歌创作的分期问题新探方然学术界历来十分重视苏轼诗歌创作分期问题的探讨,然而众家持论多异。苏辙以为:苏轼“初好贾谊、陆贽书,论古今治乱,不为空言”;“谪居于黄(州),杜门深居,驰骋翰墨,其文一变。”又说:“公诗本似李、杜,晚喜陶渊明。”①大抵以苏...
不为良相愿为良医
作者:览古  来源:内蒙古中医药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古代文人  《苏沈良方》  养生保健  大文学  《梦溪笔谈》  张仲景  生长环境  医博士  事类赋 
描述:不为良相愿为良医《广事类赋》记载着宋朝大文学家范仲淹一句名言,他说:“吾不能为良相,必为良医,以医可以救人也。”在古代文人中这句话是符合社会实际的,因为当时文人的出路是科举,一旦榜落孙山则狗屎不如。所以从幼小读书开始,必读与《易》相关的一门医药课程。...
略论王安石的法律思想
作者:张仁木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封建正统法律思想  王安石变法  立法度  明法  运用法律  兼并土地  司法监督  善法  吏治腐败 
描述:王安石变法是与王安石的法律思想和变法实践紧密结合,以“大明法度”,变法图强为指导思想的崇尚法治、以法治国的改革运动。“大明法度”、变法图强的法律思想贯穿改革运动的始终。重视法律的作用,自上而下运用法律手段全面调整社会经济、政治关系,制定法令法规对财政...
司马光与苏轼
作者:颜中其  来源: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马光  苏轼  王安石变法  苏辙  翰林学士  二十年  制举  欧阳修  神宗  资治通鉴 
描述:直讲、馆阁校勘、史馆检讨、并州通判、开封府推官等职。仁宗嘉祐六年(1061)司马光擢修起居注,同
试探建国以来的《资治通鉴》研究
作者:宋衍申  来源: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资治通鉴  司马光  胡三省  北宋时期  统治阶级  史学家  标点本  王安石变法  考异  二十四史 
描述:《通
宋代提举常平司制度初探
作者:贾玉英  来源:中国史研究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提举常平司  宋会要辑稿  四库全书  文渊阁  提点刑狱  商务印书馆  公元  王安石变法  熙宁  常平仓 
描述:宋代提举常平司制度初探贾玉英宋代提举常平司创置于改革的热潮之中,既是地方行政机构,又是路级监察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对宋代政治体制改革还是经济文化发展均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拟就宋代提举常平司的设置状况、职能作用及官员选任等问题作一初步探讨。一、宋代...
宋代的科技与改革初探
作者:管成学  来源: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代  改革初探  王安石变法  营造法式  中国古代史  指南针  水运仪象台  改革派  科技成就  科学技术成就 
描述:利用牡蛎石灰贝壳附于石间繁殖的特性,使桥基与桥墩结成坚固的整体;还有“浮运架桥”技
宋高宗朝初年的王安石批判与洛学之兴
作者:高纪春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宋高宗  洛学派官僚  《春秋》学  胡安国  蔡京  建炎  学校科举制度  杨时  王安石变法 
描述:宋高宗朝初年的王安石批判与洛学之兴高纪春(河北大学历史所)王安石变法失败以后,北宋政权在新、旧两党的激烈斗争中几经反复,最终落入蔡京等一批投机官僚的手中。蔡京集团在“绍述”旗帜下的一系列倒行逆施,正如当时一般正直士大夫所指出的那样,是“假绍述之名,行...
兴衰聚焦 鉴古戒今——《中国古代王朝兴衰史论》评介
作者:亦史  来源:历史教学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朝兴衰  中国古代  史论  治乱兴衰  王安石变法  历史人物  历史学家  《资治通鉴》  康乾盛世  历史研究 
描述:兴衰聚焦 鉴古戒今——《中国古代王朝兴衰史论》评介
掌握比较思维方法提高学生历史比较能力
作者:雷发云  来源:历史教学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史概念  比较思维  比较能力  赋税制度  封建社会后期  王安石变法  反帝反封建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历史的方法 
描述:掌握比较思维方法提高学生历史比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