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苏轼诗的人民性
-
作者:孙兰廷 来源:内蒙古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政治目的 思想影响 墓志铭 苏轼 统治者 人民性 欧阳修 熙宁 吕惠卿
-
描述:在中国文学史上,苏轼是一位久负盛名多才多艺的作家。他在诗、词、散文以及书法绘画上都有很深的造诣。但是,怎样评价苏轼的作品,评价他在王安石变法期间所写的诗文,建国以来一直存在着分歧。特别是“四人帮”出于其反革命的政治目的,诬蔑苏轼是“竭力维护旧制度
-
宋诗四首
-
作者:暂无 来源:语文世界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清照 三折肱 黄庭坚 王安石变法 庐山 宋统治者 五言绝句 自然景物 苏轼 《神宗实录》
-
描述:宋诗四首支佩尧梅花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①。遥知不是雪②,为有暗香来③。〔作者〕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北宋临川(今江西临川)人。他二十一岁中进士。在任江浙诸省地方官吏时,就显示出不平凡的政治才能。宋神宗时,任宰相,积极...
-
大隐隐于朝
-
作者:冷成金 来源:领导文萃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东阳 褚遂良 杨一清 王安石变法 武则天 孔子 太监 隐逸思想 邵雍 《明史》
-
描述:汉武帝时的东方朔提出了朝隐。朝隐即隐身“金马门”中,把独立自由的人格巧妙地融入宦游之中,既能做官,又不同流合污,甚至还能利用自己的合法身份作一些力所能及的好事。
-
王安石的青苗法并非“春贷秋还”
-
作者:史言 来源: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苗法 王安石变法 中国历史 宋会要辑稿 历史文献 常平仓 纪事本末 文献通考 转运司 资治通鉴
-
描述:食货四、《续资治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六十六、《文献通考》卷二十一市籴考二常平义仓租税、《宋史》卷一百七十六食货上四等历史文献,青苗法是在熙宁二年(1069年)九月颁布施行的,其具体办法,归纳起来是这样的: 1.以各地常平仓、广惠仓现有的一千五百万贯石粮米钱币,作为青苗本钱。各路由转运司、提刑司主管,并设常平官具体负责。各州“于通判募职官中选差一员主
-
王安石人才观浅议
-
作者:李之鉴 来源:黄淮学刊(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人才观 政治改革 熙宁变法 王安石变法 义理之学 北宋王朝 范仲淹 社会历史进步 注疏之学
-
描述:王安石人才观浅议
-
论司马光的吏治思想
-
作者:曲家源 来源: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马光 吏治思想 王安石变法 资治通鉴 文集 镜鉴作用 北宋中期 选官制度 政治家 政治思想
-
描述:》,“穷探治乱之迹,上助圣明之鉴”。为了突出这部书的镜鉴作用,司马光在有关史实之后写了二百一
-
司马光与青苗法
-
作者:顾全芳 来源: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综合版)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马光 青苗法 王安石变法 常平仓 宋神宗 历史地位 立场 农民阶级 高利贷 地主阶级
-
描述:言不讳地提出商榷。1 司马光与王安石是同时代人。无论从年龄,身世、社会经历,还是从思想道德、立场观点来看,他俩大体相同,或者说仅仅是大同中存小异。所以宋代人大多认为“金陵(王安石)亦非常人,其操
-
“安乐窝”的来历及实质
-
作者:子朗 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7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政治目的 理学家 司马光 王安石变法 北宋王朝 苏门山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洛阳 共产党员
-
描述:样的“安乐窝”出现,要(产刂)除已经出现的这样那样的“安乐窝”。“安乐窝”是什么?是不是仅仅指舒适安逸的生活环境?决不是这样!这个名称,从它出笼来看,就是搞反动复辟的黑巢穴。北宋唯心主义理学家邵雍出于卑劣的政治目的,“隐
-
范仲淹、王安石、张居正变法异同论
-
作者:蒿峰 来源:山东社会科学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张居正 王安石变法 庆历新政 中国封建社会后期 整顿吏治 反对派 北宋 官僚政治 官僚制度 政治清明
-
描述: 北宋范仲淹的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及明代张居正的改革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影响最大的三次变法运动。本文试图采用综合比较的方法从三个方面重新认识这三次变法,以求更深刻地总结其成败得失,全面地汲取其经验教训。
-
王安石变法为何演变成悲剧
-
作者:百家 来源:炎黄春秋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悲剧 演变 改革运动 国家税收 安邦治国 地方官员 励精图治
-
描述:王安石变法为何演变成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