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东坡的养生观
-
作者:解义勇 来源:中国保健营养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东坡 王安石变法 《养生论》 司马光 苏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 养生理论 《汉书》 养生观 海南岛
-
描述:57年中进士,初露锋芒。当时,文坛主将欧阳修发现他的才能后,惊喜地对梅
-
阳光下的渐进
-
作者:贺海峰 来源:决策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阳光 托克维尔 改革路径 乐清市 王安石变法 民主 量变 思想家 法国 保守力
-
描述:不断推动量变,逐渐使该量变方向成为不可逆转之势,那么,质变的到来就是迟早的事。要让观点以事实为依据,而不能硬要事实迁就观点,这是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的一句警言。1831年,这位26岁的法国青年开始撰写《论美国的民主》时,将此奉为圭臬。
-
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
-
作者:朱碧玉 来源:阅读与作文(初中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密州 赏析 王安石变法 熙宁 人物形象 词作 作者 朝廷 少年
-
描述:苏轼在熙宁四年(1071)因对王安石变法持不同政见而自请外任。朝廷派他去当杭州通判,三年任满转任密州太守。这首《江城子·密州出猎》就是熙宁七年(1074)冬天与同僚出城打猎时所作,是词史上第一个以健笔劲毫塑造英气勃勃的人物形象的词作。
-
两个文豪 一对冤家:司马光和王安石的交谊演变
-
作者:孙泽娟 来源:青年文学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司马光 反变法派 女子 文豪 史学 诗词 宋神宗 改革法 好朋友
-
描述:一个是才高八斗在史学上有着不可磨灭贡献的史学巨人,一个是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司马光和王安石这两个大文豪的交谊颇为引人注目。司马光和王安石本来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司马光比王安石长两岁,他们都曾在包拯手下为官。两人都是才华横溢且名扬于世的高士,一度是互相倾慕的好友。
-
浅析苏轼在黄州的别样心理
-
作者:刘晓 来源: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欧阳修 黄州时期 王安石变法 政治环境 乌台诗案 恐惧心理 风流人物 理想化 江东
-
描述:欧阳修在《梅圣俞诗集序》中认为诗人盖愈穷则愈工,这一观点被欧阳修之后的苏轼有力印证。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所有的学者提起苏轼都钦佩他的豪放、旷达、洒脱。历代的文人墨客把苏轼理想化,苏轼成为他们遇到仕途挫折的安
-
《资治通鉴》 中国第一部“管理经典”
-
作者:王缨 来源:中外管理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马光 资治通鉴 管理者 王安石变法 经典 管理案例 中国企业家 二十四史 价值理念 司马迁
-
描述:在中国浩如烟海的史籍中,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最特别。虽然它不在二十四史之列,却比它们更值得中国企业家捧读。因为,它是中国史籍中唯一一部管理案例库,中国第一部管理经典。不难发现,无论编修《春秋》的孔子,还是奋笔《史记》、《汉书》的司马迁、班
-
王安石 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改革家、理财家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总会计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北宋时期 政治家 改革家 理财家 国家财政 财政思想 国库收入
-
描述:王安石是北宋时期继范仲淹之后的又一位改革家,他的变法史称熙宁新法。王安石变法从理财入手,其主要内容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选人用人等,但重点是如何管理好国家财政,因为财政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基石。其财政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中。他试图通过变法改变积贫虚弱的
-
月晕而风 础润而雨
-
作者:鹂鸣 来源:椰城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月晕 王安石变法 官僚 北宋 集团 月亮 保守派 大地主 炮制 宋初
-
描述:假冒苏洵之名炮制了《辨奸论》,从性格、生活、行为等方面,对王安
-
从《定风波》看苏轼的人格魅力
-
作者:葛继红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师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格魅力 苏轼 欧阳修 王安石变法 北宋中叶 文学史 变法思想 文坛领袖 四川 苏洵
-
描述:在号称百年无事的北宋中叶,我国文学史上诞生了一位独具人格魅力的大文豪--苏轼.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土,四川眉山人.他是欧阳修以后的文坛领袖,多才多艺,诗、词、文、书、画都堪称一代大师,著述十分丰富.有<东坡文集>、<东坡东府>等.
-
单元4 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和农耕文明的继续发展:五代、
-
作者:吴士雄 来源:试题与研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民族融合 农耕文明 继续发展 宋元时期 少数民族 王安石变法 政治制度 边疆地区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行省制度
-
描述:考点解读本单元中的五代十国和辽、宋、夏、金、元经济的发展与对外经济交流为阅读内容,不列入高考范围,其余知识点除个别考点(如庆历新政)在《考试大纲》中一度删除又恢复外,基本保持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