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追忆秦淮
作者:李之灏  来源:中国老区建设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香君  南京  秦淮河  王安石变法  政治中心  东晋  侯方域  乌衣  王导  贵族阶级 
描述:。东晋太尉都鉴要和王导结为儿女亲家,大尉遂派人到王府相亲选婿,来
论眉山诗案
作者:曾枣庄  来源: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神宗  东坡  王安石变法  乌台诗案  御史台  苏辙  谤讪  文字狱  湖州 
描述:所谓眉山诗案,是指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御史台以苏轼作诗“谤讪新政”的罪名,把他逮捕入狱,最后贬官黄州一案。因苏轼是四川眉山人,所以这个案件被称为眉山诗案;又因御史台叫乌台,所以又被称为乌台诗案。这是北宋一场有名的文字狱。本文想对这场文字狱的起因、经过和性质,略作一些分析。
一个值得深入开发的历史课题——读《王安石人才思想论稿》想到的
作者:顾奎相  来源: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史课题  思想论  人才  王安石变法  思想层面  史学界  国内外  同志 
描述:在国内外史学界,研究王安石、探讨王安石变法的著作和文章颇多,但从王安石人才思想层面发表专著,王凤岭同志的《王安石人才思想论稿》还是首例。这个课题选得好,特别是在王安石所生活的宋代显得格外重要,的确是一个值得深入开发的历史课题。 大家知道,赵宋王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个经济、文化和科技都
吞山川之浩气 接生民之朴直——从苏轼的词作看苏轼人格的魅力
作者:张海红  来源:赤峰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作品  人格  词作  中国文化传统  人品文品  文学艺术  林语堂  王安石变法  鲜明个性  为人处世 
描述:苏轼一生命运多舛,从二十一岁步入宦海,便一直在政治漩涡中起伏,但无论是沉是浮,无论是朝廷高官还是带罪贬谪,他为人处世、做人的本性却从不曾改变。那得意时的淡然,失意时的泰然;那从政之直,为人之真,如松山风月,高超淡远,虽一生坎坷,但人品文品却永远高风亮节。
善纳诤言当度量
作者:吴建国  来源:协商论坛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苏轼  度量  变法主张  司马光  反对意见  保守派  人言  改革  北宋 
描述:想的蓝图不一致,因而提些反对意见罢了。而在这些意见中,有些也并非没有道理。比如他指出王安石在改革中用人"无知人之明",就颇中要害。
[千年十大事件](中国部分)
作者:暂无 来源:世纪行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成吉思汗  王安石变法  蒙古高原  农民负担  政治改革  农田水利  西夏  大蒙古国  统一蒙古  青苗法 
描述:商人的作用,但受到司马光、文彦博、韩琦等人反对。公元1085年(元丰八年),神宗死后,新法被废。成吉思汗统一蒙古成吉思汗是13世纪大蒙古国的创建者。原名铁木真。12世纪下半叶,蒙古高原上许多部落受金朝管辖,但部落间长期争战。铁木真历经磨难,善于征战谋略,先后击败蔑儿乞等部落。蒙古高原各部从此均在铁木真的统治之下。成吉思汗即位后展开大规模的军事活动。1205—1209年间二三次攻西夏,迫使西夏称臣纳贡。1211—1215年间两次伐金,占领中都(今北京)。1218年起先灭西辽(即哈剌契丹),随即攻灭花剌子模,前锋抵达印度河。其中一支曾越过太和岭(今高加索
归和归除的历史必须重写
作者:周全中  来源:齐鲁珠坛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梦溪笔谈》  历史真实  《新唐书》  《新唐书·艺文志》  杨辉  王安石变法  珠算盘  中国数学史  定位问题  算经 
描述:归和归除的历史必须重写北京周全中沈括《梦溪笔谈》增成法是九归口决的前身、杨辉《乘除通变算宝》九归详说的九归新括32句是作为九归古括的注解,这一说法全都错了!归和归除的历史,须重新编写。《谢察微算经》和《梦溪笔谈》《谢察微算经》“用字例义”有:“归,入...
张载生前,以及张载身后
作者:灏峰  来源:美文(上半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张载  关学  横渠  太虚即气  关中学派  王安石变法  书院  陕西  中国古代  影响深远 
描述:张载(1020—1077)北宋哲学家,"关学"创始人。字子原,陕西凤翔郿县(今陕西眉县)横渠镇人。世称横渠先生、嘉佑先生,历授崇文院校书,知太常礼院,提出"太虚即气"的学说。是中国古代以气为本原的宇宙理论的系统化和哲学化。著作有《正蒙》、《经学理窟》、《横渠易说》,后编入《张子全书》中。
王安石“使北诗”考
作者:李德身  来源: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契丹  写作地点  出使  诗序  司马光  艺术风格  写作时间  北朝  河北省 
描述:翻开王安石《临川文集》,几十首描述出使契丹的诗篇赫然在目。这些诗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高;不仅表现了“诗语唯其所向”的艺术风格,而且表现了敏锐而深沉的政治眼光。王安石本人是很重视这组诗的。他特意为这组诗写了一篇《伴送北朝人使诗序》,
专题二十二 古代国家统一,盛世局面和重要改革
作者:周立新  来源:新高考(文科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政治改革  开元盛世  古代王朝  专题  国家统一  局面  中国古代  王安石变法  规律性认识  贞观之治 
描述:识。[第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