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59)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59)
按年份分组
2012(8)
2011(6)
2007(7)
2005(3)
1997(1)
1996(1)
1995(2)
1991(1)
1988(1)
1983(2)
按来源分组
花炮科技与市场(4)
语文教学与研究(2)
贵州文史天地(1)
龙岩师专学报(1)
中国工商(1)
企业经济(1)
群言(1)
中国报业(1)
决策与信息(财经观察)(1)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1)
烟花佳丽地诗词缘此生
作者:珊瑚  来源:花炮科技与市场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烟花  隋炀帝  人生境界  花炮  天安门广场  赵孟兆  北宋政治  爆竹  王安石  国际劳动 
描述:惊眠”则直接道出“爆竹”一词。另一诗人苏味写有“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从此,“火树”也就成了烟花代名词。
花炮与传统节目
作者:梦痕  来源:花炮科技与市场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元宵节  爆竹  花炮  除夕诗  中国民俗文化  文征明  爆仗  鞭炮用  王安石  马蹄银 
描述:因为自古以来,山鬼于新旧岁交接之际出来害人,所以家家都燃放爆竹以拒之;一说是和睦邻居,顾禄的《清嘉录》称“竹爆和诸邻”;一说是除旧迎新,如唐强说《钦州守岁》诗云:“故岁令霄尽,新年明旦来。”又清
古诗文中的时间词
作者:汪嘉宾  来源:今日中学生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诗文  王安石  阴历  时间词  表示  描写  气氛  月亮  风送  爆竹 
描述:古诗文中有些表示时间的词,现在已经不常用了。因此,要读懂古诗文,很有必要了解这些词表示的时间及意义。王安石有首诗描写春节期间的热闹气氛和万象更新的盛况:“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
写在卷首
作者:本刊编辑部  来源:文化月刊(诗词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海内外  爆竹  风送  古代  新年  带入  关心  领导  祝贺 
描述:礼物!常言说得好:“千里送鹅毛,礼轻人意重。”这人意,不仅是本刊编者
俗境出雅意 平淡显神奇
作者:悄吟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民俗生活  淡显  屠苏酒  王安石  政治革新家  含意深邃  中华民族传统  爆竹  改革精神  民族心态 
描述:俗境出雅意 平淡显神奇
今年过节送“国宝(保)”
作者:梁明  来源:中国品牌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国宝  展望  父母  爆竹  幸福  风送  亲戚  年终  总结 
描述: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元日》宋·王安石在这幸福安康的辞旧迎新之际,忙于年终总结年初展望之余,您是否还惦记着给您的父母、师长、亲戚、朋友……备上一份份表情达
红红火火过大年
作者:蔡荣章  来源:浙江人大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春节  中国传统  民族情感  文化因子  大年  宋代  爆竹  骨髓  酿造 
描述:宋代王安石《元日》诗云:“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家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中国传统的春节给了人们一份浓得难以化开的情,一种经过长年酿造的淳厚的味。春节关联着我们的民族情感,一种融入每个中国人血脉的习惯、一种浸入每个中国人骨髓的文化因子,由此,春节已成为我们文化的胎记。
新年第一天
作者:苏仁进  来源:广东第二课堂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习俗  广东  风送  爆竹  谷穗  第二课堂  精神食粮  叙述格局  中长 
描述:王安石有诗曰:“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在中国,过年的习俗由来已久。在这喜庆的日子里,《广东第二课堂》也为大家准备了一道过年的精神食粮,让同学们在快乐过年的同时,用另一种方式感受谷穗沉沉下垂的年的形象,在喜庆中长一点见识,多一点思考。
今年烟花特别多
作者:暂无 来源:小哥白尼(趣味科学画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烟花  黑火药  硝酸钾  竹子  太阳  烧杯  爆竹  储存  硫磺  王安石 
描述: 新春到,新春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哈!过年啦!我得给我换个QQ名了!我就叫浪漫烟花吧!
关注本民族的民间艺术——访潍县木版年画专家张殿英先生
作者:陈平  来源:美术杂志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年画  春节  新年  民俗生活  习俗  王安石  爆竹  情景  历史  开放 
描述:我们面前,"总把新桃换旧符"说的就是贴年画。年画贴在墙上不揭下,第二年贴上新年画,以示除旧迎新。